舍卫多精舍,常光非昼夜。
波斯拥出世,摩尼不知价。
【注释】
舍卫:古印度的首都;精舍:佛教徒修行和讲经的处所。常光、摩尼:都是佛教名词。常光指日光,象征佛法普照众生;摩尼指佛教中的“摩尼宝”,即佛性,象征着佛法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贯休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的第一首。全诗以精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舍卫国的精舍、常光明照昼夜、波斯国王拥戴出世、摩尼宝价值无法估量等现象,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舍卫多精舍,常光非昼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舍卫国精舍之多,且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明亮如昼的景象。这既是对舍卫国佛教兴盛的赞美,也是对佛法普及众生的象征。
次句“波斯拥出世,摩尼不知价”,则通过对波斯国王拥戴出世的描述,进一步揭示了佛法的价值。波斯国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其地位显赫,权力无边。然而,在佛教看来,国王虽然权势滔天,但终究无法脱离生死轮回的束缚,因此他需要皈依佛法,以求解脱。而摩尼宝则象征着佛法的价值,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慈悲的光芒,能够照亮人们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向解脱之路。
第三句“舍卫多精舍,常光非昼夜”、“波斯拥出世,摩尼不知价”,再次强调了佛法的普适性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无论是精舍还是出世王,他们都离不开佛法的指导与支持。因此,我们应该珍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之光,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使之成为我们前行的指引。
第四句“舍卫多精舍,常光非昼夜”、“波斯拥出世,摩尼不知价”,通过对比舍卫国的精舍与波斯国王的形象,突出了佛法普适性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性。精舍象征着佛教寺院的庄严与宁静,是修行者静心修炼的场所;而出世王则代表了世俗的权力与地位,但他们都需要皈依佛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因此,我们应该超越世俗的权力与地位,关注佛法的智慧与慈悲之光,将其融入生活实践中去实践佛法的普适性与价值观念。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舍卫国精舍之盛、常光之明、波斯国王出世之象以及摩尼宝之贵,表达了对佛法的赞美与追求。同时,也提醒我们珍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之光,将其融入到生活中去实践佛法的普适性与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