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老猿吟,惊起木观音。
拶著虚空背,相打到天明。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佛教语,意译为“无量无边”。究竟无我分第十七:指禅宗公案。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本有佛性,故称“自性”为本。此诗所引即禅宗公案。偈,是佛教语,指禅门的机锋。“机”是契机。机锋,是禅宗用来启悟众生的警策、机要。半夜老猿吟,惊起木观音;半夜老猿在树上吟叫,惊醒了木制的观音像。拶著虚空背,相打到天明:用木棒夹住虚空,直到东方天亮。

【赏析】

这首诗出自明代高僧憨山大师之口。憨山大师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位禅宗大德。他一生精研佛法,弘扬禅宗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公案中的一则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半夜时分,一位名叫“木观音”的老猿在树上吟唱,它的叫声惊动了沉睡的菩萨,使得菩萨被惊醒。这时,一个僧人手持木棒,从背后夹住了虚空。这一举动,直到东方破晓,才停止。

这个故事反映了禅宗中的一种观点: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即是佛法。这里的“虚空”是指整个宇宙和万物。僧人的行动表明了他对于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一切都是佛,一切皆是佛。这种观点体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万法归于一心,一心生万法。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行为,巧妙地将禅宗的教义融入其中。它展示了禅宗中关于“无我”、“空性”等观念的实际应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