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容万像沉,识水悟心深。
堂堂空界月,痴猿彻夜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六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潭容万像沉,识水悟心深”,这是说:那深邃的潭水,容纳着无数的景象,而你(我)能够洞悉其中的道理和内涵,领悟其中的真谛和智慧。潭水的意象在这里是象征性的,它代表了深邃、广阔、包容、智慧等特质。
“堂堂空界月,痴猿彻夜寻”,这是说:皎洁的月光在空旷的天地间照耀,就像一只痴迷的猴子,彻夜都在寻找月亮。这里的“月光”和“猴”都是象征性的,它代表了清澈、明亮、执着等特质。
【答案】
译文:
那深邃的潭水,容纳着无数的景象,而你(我)能够洞悉其中的道理和内涵,领悟其中的真谛和智慧。皎洁的月光在空旷的天地间照耀,就像一只痴迷的猴子,彻夜都在寻找月亮。
赏析:
首联“潭容万像沉,识水悟心深”,用“潭”“水”作为意象,描绘出一幅幽深静谧的画卷;“识水悟心”四字,则将“潭”与“心”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深邃、广阔的理解与领悟,以及对于智慧的追求。
颔联“堂堂空界月,痴猿彻夜寻”,用“月”和“猿”作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痴猿”一词,则将人与猿巧妙融合在一起。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清澈、明亮的理解与领悟,以及对于执着的追求。
尾联“潭水深千尺,澄明无一点”,以“潭水”“澄明”作为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清澈见底的湖面景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潭水”的深度夸大到了千尺之高,使得整个湖面显得更加深远、广阔。同时,诗人还通过“澄明无一点”这一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