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明三界主,莫信邪师语。
说有有无时,道在未相许。

《金刚随机无尽颂·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邃内涵的诗作。这首诗通过赞美威仪寂静,表达了对于世间万物灵性合一、灭度无私的崇高理念。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解释和分析:

  1. 诗句释义
  • “欲明三界主”:想要阐明三界主宰者的真实身份。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主宰者即是佛陀或菩萨。
  • “莫信邪师语”:不要相信那些邪门歪道的谎言。这句话强调了正道的重要性,即遵循佛法,远离歧途。
  • “说有有无时”:有时谈论有无,但本质上一切都是空无的。这是佛教中的“空”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性。
  • “道在未相许”:道存在于未被显现的状态中,尚未被接受。这里的“未相”指的是尚未显现或呈现的状态。
  1. 译文赏析
  •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特见解。通过对威仪寂静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解脱的思想。
  • 诗中的语言富有音乐感,韵律和节奏的运用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在朗诵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和谐。
  •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层次分明。从表达愿望到阐述真理,再到总结感悟,每一步都紧扣主题,使得整首诗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1. 关键词注释
  • 威仪寂静:这里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喧嚣,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
  • 三界主:三界主是指佛陀或菩萨,是所有众生的导师。
  • 邪师语:指那些不诚实、误导人心的言论。
  • 有无时:指事物的存在与否,强调一切皆有其根源和本质。
  • 道在未相许:道存在于未被理解或接纳的状态中。
  1. 创作背景
  • 释印肃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时代。佛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学士都热衷于研习佛理,探讨人生真谛。《金刚随机无尽颂》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哲学思想而作。

《金刚随机无尽颂·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是一首深具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