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重举问,不是等闲论。
众生习气深,免堕三乘分。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指《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三十一:这是对这首诗的解释。
【赏析】
“知见不生分”,是说认识和见解是不固定的。这里,“见”指的是认识;“不生”,是指不产生。“知见不生分”的意思是说,对于事物、现象的认识和见解都是暂时的、不固定的。这种思想在禅宗中被称为“无常观”,即认为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固定不变的一面。这是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思想,也是禅宗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来重举问,不是等闲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佛祖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这里的“如来得”指的是佛陀,也就是释迦牟尼。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佛陀教诲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同时,这也表明了佛教教义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佛教是一种追求解脱和觉悟的宗教,它强调的是内心世界的修炼和提升。因此,对于佛教的教义和教诲,人们应该持有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和领悟。
“众生习气深,免堕三乘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众生的习气太深重了,以至于他们很难摆脱三乘分别(上座部、说一切有部、大乘)。这里的“三乘”指的是佛教中的三种修行方式,分别是上座部、说一切有部和大乘。这句话表达了佛教中对于众生修行难度的认识。在佛教看来,众生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他们陷入了轮回和苦难之中。要想解脱生死轮回,就需要通过修行和悟性来改变这种状态。但是,由于众生的根基不同,所受的教育和环境也不同,因此他们在修行上的难度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佛法,而有些人则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修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