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纷纷呈瑞雪,填沟塞壑谁辨别。
文殊无处顿浑身,普贤失却真妙诀。
乌鸦变作白头鸦,铁树翻成银线结。
报诸人,瞥不瞥,庭际无人立片时,便是太平底时节。

【注释】

①偈颂六十五首:唐代玄奘大师为纪念其从西天取经归来后,在长安大慈恩寺译出《大般若经》而作的赞颂诗。

②满目纷纷呈瑞雪:指降下纷飞的大雪。纷纷:众多貌。

③谁辨别:谁能分辨出来。

④文殊:即文殊师利菩萨,佛教中以智慧著称的大菩萨。

⑤普贤:即普贤菩萨,佛教中以行施闻名的大菩萨。

⑥顿:一下子。

⑦失却:失去。

⑧瞥(piē):一瞥之间。

⑨庭际:庭院里。

⑩底:至,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玄奘为颂扬从印度回国后,翻译了《大般若经》而作的赞颂诗,共有65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六首。全诗通过描绘一幅瑞雪纷飞、万物复苏的景象来表现太平盛世的美好局面。

首二句“满目纷纷呈瑞雪,填沟塞壑谁辨别”,写瑞雪飘落,覆盖山川,把大地都填平,是谁能够辨认呢?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瑞雪比作能辨别是非善恶的慧眼,表达了作者对国泰民安的向往和祝愿。

三、四句“文殊无处顿浑身,普贤失却真妙诀”,写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都没有地方施展自己的神通,失去了真妙的法宝。这里的“文殊”、“普贤”都是佛教中的菩萨,分别代表智慧和德行。文殊无法施展神通,普贤失去法宝,都意味着世间已经没有争斗和纷争,人们安居乐业,和谐相处。

五、六句“乌鸦变作白头鸦,铁树翻成银线结”,写乌鸦变成了白色的白头鸦,铁树开花结果,银线结成花朵。这两句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作者对和平美好的向往。乌鸦原本是黑色的,现在变成了白色的,铁树本来不会开花结果,而现在竟然开出了花,这些变化都象征着太平盛世的到来。

最后两句“报诸人,瞥不瞥,庭际无人立片时,便是太平底时节”,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意思是告诉世人,只要看到这样的太平盛世景象,就可以断定天下太平了。这两句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瑞雪纷飞、万物复苏的景象来表现太平盛世的美好局面,运用拟人手法,将瑞雪比作慧眼,将文殊、普贤比作神通和法宝,表达了作者对国泰民安的向往和祝愿;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描写,传达了太平盛世的主题思想;同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