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怀无所拘,偶行度前岗。
长松发佳色,澄潭閟幽光。
而我亦何幸,于此得相羊。
低头心语口,兹游那可忘。
【注释】:
- 山中四首:指《山中四首》,是李白的一组诗。
- 其三: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 雅怀无所拘:高雅的胸怀没有什么拘束。
- 偶行度前岗:偶尔步行通过前面的山岗。
- 长松发佳色:长长的松树焕发出美丽的色泽。
- 澄潭閟幽光:清澈的水潭隐藏着幽暗的光芒。
- 我亦何幸:我也有幸能够在这里游玩。
- 兹游那可忘:这次的游玩怎么能忘记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山中游览时所作,表现了他高雅的胸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雅怀无所拘”,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不羁的个性。这里的“雅怀”指的是诗人内心的高雅情操,“无所拘”则表示他不受到任何拘束,自由自在地生活。
第二句“偶行度前岗”,描述了诗人随意漫步的情景,他偶尔行走,走过了前方的山岗。这里的“偶行”意味着偶然的行动,而“度前岗”则表达了他经过山岗的行为。
第三句“长松发佳色”,描绘了长松的美丽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长松”指的是高大挺拔的松树,“发佳色”则形容松树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第四句“澄潭閟幽光”,描述了清澈的潭水和隐藏的光芒。这里的“澄潭”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潭水,“閟幽光”则表达了潭水中藏着的神秘光芒。
第五句“而我亦何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幸运的感受。这里的“我”指的是诗人自己,“亦何幸”则表示他也感到幸运能够来到这里游玩。
最后一句“兹游那可忘”,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游玩的珍视和留恋。这里的“兹游”指的是这次的游玩经历,“那可忘”则表示这次的体验将永远铭记在他的心中。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内心的自由和豁达。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使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