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华白,蓼华红,溪边修竹碧烟笼。
闲云抱幽石,玉露滴岩丛。
昨夜乌龟变作鳖,今朝水牯悟圆通。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悟。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 芦花白,蓼花红,溪边修竹碧烟笼。
- 诗句解释:这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描绘了春天里芦花和蓼花的颜色,以及溪流旁竹子在绿烟中的朦胧景象。
- 关键词注释:芦花(芦苇花)、蓼花(蓼草花)、溪边(溪水边)、修竹(高大挺拔的竹子)、碧烟(绿色烟雾)
- 赏析: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描写,营造出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氛围,同时也通过“溪边”一词,引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
- 闲云抱幽石,玉露滴岩丛。
- 诗句解释:这是描述天空中的云朵和地面上的岩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关键词注释:闲云(悠闲的云朵)、幽石(深邃的石头)、玉露(晶莹的露水)、岩丛(岩石形成的群山)
- 赏析: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和谐与平衡之美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
- 昨夜乌龟变作鳖,今朝水牯悟圆通。
- 诗句解释: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哲学思考。
- 关键词注释:昨夜(昨天晚上)、乌龟(乌龟)、鳖(鳖,一种淡水龟类)、今朝(今天)、水牯(水牛)
- 赏析: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个寓意深长的比喻,将动物的变化比作人生或自然规律的变化,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接受变化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轮回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色彩、光影、声音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