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指喻马,何劳真假。
说性说心,转见病深。
灵山拈花,不曾动著。
少林冷坐,徒自沉吟。
良工欲写莫可写,汝曹敬之隔千林。
山阴阴,水沉沉。
苍苔雪径冷不彻,花鸟夕阳闲古今。
真兮真兮,胡得而临。
这首诗的作者自赞其三。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真理、本性和修行的看法。
第一句”喻指喻马,何劳真假。”意味着作者认为马的好坏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奔跑,而不是它的真假。这是一种对事物的表面与内在价值的区分,强调了本质的重要性。
第二句”说性说心,转见病深。”意味着如果过度关注事物的外在表现,可能会忽视事物的内在本质,从而导致误解和错误。这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理解时,应注重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
第三句”灵山拈花,不曾动著。”意味着在佛教中,达摩祖师在灵山传授佛经时,并没有直接给予弟子们答案。这是一种启示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弟子们自己去思考和领悟。
第四句”少林冷坐,徒自沉吟。”意味着在禅宗中,弟子们在禅堂里静坐冥想,但并不总是能找到真正的悟道。这反映了禅宗修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第五句”良工欲写莫可写,汝曹敬之隔千林。”意味着真正优秀的工匠想要表达自己的技艺和思想,但往往难以传达。这是因为他们的作品需要观众去体验和理解,而这种体验和理解是超越语言的。
接下来的四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山阴阴,水沉沉。苍苔雪径冷不彻,花鸟夕阳闲古今。这两句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悟。它们提醒我们,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多么宁静或繁华,都只是瞬间的片段。
最后两句”真兮真兮,胡得而临。”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它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珍惜和维护这种真实。这也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