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动步上天台,金锁玄关尽豁开。
坐断鞔峰第一句,万机俱透起风雷。
【注释】偈颂:佛教禅宗的赞颂诗。十二首:即《大般若经》中的《大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十二品,简称《大品十二》。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相传为晋代著名僧人慧理(一说慧思)讲说《大品般若经》的地方。金锁玄关:指佛门之门。比喻佛法深奥,不可测度。坐断:占据、控制。鞔(mán):用牛皮蒙鼓,皮厚而坚韧。万机:指天下大事。起风雷:喻指治理国家,有如雷霆万钧之力。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颂佛之作。诗人以佛家语人世,把佛家的“坐断”比喻为治理天下之事。诗中虽无一“佛”字,但句句不离“佛”,足见其构思巧妙,手法高明。全篇以“坐断”、“起风雷”来写佛,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不曾动步上天台,金锁玄关尽豁开。
“不曾”,“动步”,“金锁玄关”三句,写佛门之门,佛祖之境。
“不曾”二字表明作者对于登临天台的渴望与企求,他希望佛祖能指点迷津,开启智慧。“动步”则暗示着作者尚未迈出登台的步伐,也象征着他对佛学境界的追求尚未实现。“金锁玄关”是佛门之门的象征,它代表着佛法的深邃与奥秘。而“尽豁开”则意味着作者已经领悟了佛法的真谛,达到了豁然贯通的境界。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佛门之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学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坐断鞔(mán)峰第一句,万机俱透起风雷。
“坐断”一词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掌握”、“主宰”的意思。“坐断鞔”峰则是形容佛祖能够主宰一切事物,如同坐在鞔(náo)峰之上一样高超绝伦。“第一句”指的是佛祖的智慧,它是所有真理的基础和核心。“万机”则是指世间万物,包括国家大事、百姓疾苦等各个方面。“起风雷”则表示治理国家、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这里的“起风雷”并非指真正的雷雨之音,而是比喻佛祖治理国家时所展现出的雄浑力量和决断力,如同雷霆万钧一般震撼人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佛门之门和佛祖的形象以及表达作者对佛法的领悟和追求,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禅定和解脱。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启示人们要有一颗平常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要能够洞察其中的道理,不被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