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鲸龙头角,截虎豹爪牙。
烂泥团受用不尽,踏著刺方见作家。
谁在画楼沽酒处,相邀来吃赵州茶。

【注释】

偈颂十二首 其七: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禅林生活的诗。“斩鲸”句比喻禅门中人,如同斩杀凶猛的鲸鱼和猛虎,他们有非凡的本领。“截虎豹爪牙”比喻禅宗的顿悟,如截断虎豹的爪牙,不须用任何工具,一挥而就。“烂泥”句指禅师们像在烂泥里团一团泥巴一样,生活过得自在快乐。“踏著刺方见作家”意思是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才能显示出修行的功夫。“谁在画楼沽酒处”指的是那些在画楼卖酒的人,这里暗喻那些在禅林外打杂、卖酒的人。“相邀来吃赵州茶”中的“赵州”是指唐代曹洞宗创始人石头希迁的弟子赵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他以“喝赵州茶”为修行的方法之一,所以这里的“赵州茶”也代指禅林的修行生活。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禅宗僧人的生活,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句“斩鲸龙头角,截虎豹爪牙”,形象地描绘了禅宗僧人斩杀凶猛野兽的情景,比喻他们在修行中具有超凡脱俗的能力。这既是对他们武功高强的赞扬,也是对他们智慧的肯定。

次句“烂泥团受用不尽”,形容禅师们生活在禅林之中,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受外界干扰。这既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的精神,也反映了禅宗修行者超然物外的特质。

第三句“踏著刺方见作家”,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修行者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韧。他们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敌人,还要战胜自己内心的烦恼和执着,才能真正达到修行的目的。

最后两句“谁在画楼沽酒处,相邀来吃赵州茶”,则将禅林生活与世俗生活巧妙对比。禅宗僧人在禅林中修行,远离喧嚣,但并不意味着与社会隔离。他们与世俗之人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共同品味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既体现了禅宗思想的包容性,也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态度。

全诗通过对禅宗僧人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揭示了禅宗修行者内心的强大力量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