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声不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麦怕水侵秧怕冷,蚕桑犹要暖来催。
众生没在苦,苍天良可哀。
咄,杲日当空慧眼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道璨的偈颂作品,属于佛教禅宗的一种表达形式。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译文和注释:
檐声不断前旬雨
- 檐声:屋檐下的声音,如雨滴落在瓦上的声音。
- 前旬雨:指的是农历的前十天有降雨。
- 译文:屋檐下的雨声连绵不断地响了十天。
电影还连后夜雷
- 电影:这里指云影。
- 连:持续、不停歇地出现。
- 后夜雷:指的是晚上或深夜的雷声。
- 译文:云影还在不断地映照在天空,夜里还有雷声连连。
麦怕水侵秧怕冷
- 麦:指小麦,农作物之一。
- 水侵:水分过多。
- 秧怕冷:秧苗怕冷,即温度过低会影响生长。
- 译文:小麦害怕过多的水分,而秧苗也害怕寒冷的温度。
蚕桑犹要暖来催
- 蚕桑:养蚕和种桑树。
- 犹:仍然。
- 译文:虽然天气寒冷,但为了养蚕和种桑树,仍需要温暖的气候来促使它们的生长。
众生没在苦
- 众生:所有生命存在的人或事物。
- 没在苦:处于痛苦之中。
- 译文:所有的生命都面临着苦难。
苍天良可哀
- 苍天:泛指苍天或大自然。
- 良可哀:真的很令人痛心。
- 译文:大自然的景致令人感到悲哀。
咄,杲日当空慧眼开
- 咄:感叹词,表示惊讶或赞叹。
- 杲日:明亮的太阳。
- 当空慧眼开:形容太阳高悬,智慧的眼睛(喻指佛性)被开启。
- 译文:啊!当明亮的太阳照耀天空时,那充满智慧的心(喻指佛性)也随之开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现象来表达作者的感慨和哲思。诗中描绘的“檐声”、“电影”、“后夜雷”等景象,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描写,更蕴含着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麦怕水侵秧怕冷”,“众生没在苦”,“苍天良可哀”,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同情以及对自然界美好时刻的珍惜。最后一句“咄,杲日当空慧眼开”,则以惊叹的语气点明主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也暗示了通过洞察自然现象来领悟佛法真谛的可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