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衣木食道人高,传得金襕意气豪。
此外已知无别法,刹竿倒处累儿曹。
颂古三十一首 其四
草衣木食道人高,传得金襕意气豪。
此外已知无别法,刹竿倒处累儿曹。
注释:
①颂古:古代僧人诵诗赞佛。③金襕:袈裟上金色镶边的饰物。④儿曹:年轻一代。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诗人在赞美一位高僧的修行成就时,也表达了对其他僧人的期望与祝愿。全诗共四句,每句都以“颂”字开头,构成了一种庄重而和谐的韵律感。
首句“草衣木食道人高”,描绘了这位高僧身着简朴,以草木为食的修行方式。这里的“草衣”和“木食”都是对僧人修行生活的生动描绘,而“高”字则表明了这位高僧的修行境界之高超。
次句“传得金襕意气豪”,则是说这位高僧不仅修行有成,还传承了佛法中的精华。这里的“金襕”指的是袈裟上的金色镶边饰物,象征着尊贵和荣耀。而“意气豪”则描绘了这位僧人的豪迈气质和坚定信仰。
第三句“此外已知无别法”,意味着除了这位高僧之外,其他的僧人已经无法再找到更好的修行方法了。这里的“别法”指的是独特的修行方式或方法。而“知”字则强调了这种独特性的重要性。
末句“刹竿倒处累儿曹”,则是说如果这位高僧的修行方法被其他僧人效仿,那么整个佛教界都将陷入混乱之中。这里的“刹竿倒处”形象地描绘了僧人修行时的庄严场景,而“累儿曹”则表达了对其他僧人的担忧和忧虑。
王建通过这首诗赞扬了一位高僧卓越的修行成就,并对其未来的修行之路寄予了厚望。同时也提醒其他僧人要珍惜现有的修行机会,避免因模仿他人而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