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圆成不在言,泥牛耕破劫初田。
夜来风月霜威重,天晓昆崙戴雪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从思想情感,运用的手法等方面展开分析即可。本题要求对“送静上人”这一句诗进行赏析,这是一道综合试题,既考查了诗歌的思想情感,也考查了诗歌的艺术手法。“本自圆成不在言”,意谓:本来圆满的佛性用不着多言。“泥牛耕地”比喻修行人的功夫浅薄,就像耕田时用泥塑的牛,犁过之后便把泥土抛到一边,没有留下痕迹,耕破劫初田比喻修行功夫浅薄。“夜来风月霜威重,天晓昆仑戴雪还。”意思是:夜晚月光皎洁,霜冻加重了山势,黎明时昆仑山上披着白雪。

【答案】

译文:

本来圆满的佛性用不着多言。

修行人的功夫浅薄,就像耕田时用泥塑的牛,犁过之后便把泥土抛到一边,没有留下痕迹。

夜晚月光皎洁,霜冻加重了山势,黎明时昆仑山上披着白雪。

赏析:

首联两句是说,本来圆满的佛性无须多言,修行人的功力浅薄。这里以“泥牛耕地”“劫初田”为喻,指出修行功夫浅薄。

颔联写景,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图。诗人笔下那“夜来风霜”的景色,不仅渲染了寒气袭人的深秋气候,而且暗示出了修行人心境之清冷,以及他与世无争的心态。而“天晓昆崙戴雪还”则是对颈联的进一步拓展与升华。在诗人看来,深秋时节的昆仑山,在晨曦的照耀下,更显得高峻、挺拔、苍凉,而山顶之上覆盖着的白雪,则犹如皑皑白头翁一般,显得那么洁白、纯净。这一联将大自然的美景与昆仑山的巍峨、苍茫相融合,形成了一幅壮美无比的自然画卷。

此联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之人内心世界的深深体察。在诗人眼中,修行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风光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他们能够超脱世俗纷扰,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这与他们所面对的深秋景象有着内在的关联。因此,在诗人看来,深秋时节的昆仑山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道风景线,更是修行人心灵的一处圣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