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雪漫漫,临行一句难。
泥牛沉巨浸,玉马火中寒。
【注释】
偈(jié):佛教中一种说唱文学,类似中国的韵文。偈语是佛教徒念经时所吟诵的一种短诗。泥牛:指运载泥土的牛。沉:陷入、陷没。巨浸:大水或深池。火中寒:比喻危险或困难。
【赏析】
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的一段。大意为:大地被大雪覆盖,临行前一句话难出口;运土的牛沉没在深池里,骏马在烈火中受寒。作者以“临行一句难”比喻在困境中进退两难。
大地雪漫漫,临行一句难。
泥牛沉巨浸,玉马火中寒。
【注释】
偈(jié):佛教中一种说唱文学,类似中国的韵文。偈语是佛教徒念经时所吟诵的一种短诗。泥牛:指运载泥土的牛。沉:陷入、陷没。巨浸:大水或深池。火中寒:比喻危险或困难。
【赏析】
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的一段。大意为:大地被大雪覆盖,临行前一句话难出口;运土的牛沉没在深池里,骏马在烈火中受寒。作者以“临行一句难”比喻在困境中进退两难。
咄!这枯槁形容,平生太煞揭斗。 电光石火之机,两舌一还无口。 真截根源不肯谈,爱引禅徒荒草走。 注释: 嗟叹这枯瘦的身形,一生太过执着于争斗。 闪电般迅速的变化,双舌一动便收回,不再说话。 深藏不露地切断了根源,不愿谈论此事,却引导禅宗弟子走向错误的道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禅宗人物的诗作。通过对禅人的形象刻画和对其行为的评价,诗人表达了对禅宗修行方式的质疑和反思。 首句“咄这枯槁形容
注释:禅人是和尚,真非真,伪非伪,圆眼横眉,丑唇平鼻,图画自难。同思量,何处是月笼松顶兮鹤梦初醒,雪覆芦花兮鹭寒不睡。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频,题目为《禅人写师真求赞 其二》,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首二句“禅人写师真求赞,真非真,伪非伪”意为禅师写的师真求赞,真不是真的,伪也不是真的。这里的“真”和“伪”都是形容词,用于形容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等。
释子淳的《颂古一 一首·道合平常绝异端》是一首表达对自然规律和人生道理理解的诗句。下面将逐一解析: - 诗句原文: 道合平常绝异端,行人何必历艰难。 从今莫信孙膑卜,龟壳无灵不用钻。 - 译文解释: 1. “道合平常绝异端”:意指事物的本质或道理是普遍而平常的,与那些离奇古怪的事物相去甚远。这里的“异端”指的是那些非主流或与众不同的思想、行为。 2. “行人何必历艰难”
【注释】: 寄形:指寄托形体。 眉目分明: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祇得八成:衹有八成。 闻名兮不如见面,见面兮不如闻名:听说某人很好,还不如亲自见到此人。 霜天月满:比喻人年老。 海门潮落:比喻人去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内容浅显易懂。第一句写禅人写师真求赞,第二、三句写对师真人的赞叹和评价,第四句写闻其名而不见其人,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注释】 灵然:形容心地清净。都卢:指佛门,三界都卢,即佛教的“三界”。一点心:一念心。槛外桃花春蝶舞:门外桃花盛开,有春蝶飞舞。门前杨柳晓莺吟:门外的杨柳在清晨被鸟儿唤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佛家境界相结合的诗。诗人以“桃”“柳”等自然景物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对佛理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灵然不涉古来今”,表达了诗人心境清静,超脱世俗的境界;第二句“三界都卢一点心”
【注释】 四海:全国,这里指天下。烟尘:指战争的烽火。晏然:平静安定。当轩:对着窗户。寒:冷。大功:指建立大功。赐赏:赏赐奖赏。将军:对高级将领的尊称。顿懒:忽然懒散。 【赏析】 这首诗是颂古一○一首,诗中描写了战乱之后国泰民安的景象,歌颂了那些为国立功的将士们,表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首句“四海烟尘已晏然”,描绘了战争结束、国家安宁的画面;次句“当轩明月照人寒”,则展现了月色如水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六国清平贺圣年,珠帘高卷月明前。 - 这句表达了在和平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景象宁静美好的意境。 2. 金轮那肯当堂坐,不用丹墀击静鞭。 - 这里使用了象征性的语言,比喻某人或某物不愿意处于显赫的位置,不需要借助暴力手段来维护权威。 译文 在六国清平的时期,庆祝圣年的夜晚,珠帘被高高卷起,月光洒满房间。金轮(比喻)不愿占据显赫的位置
【释义】: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等闲应问岂安排”,意思是说,这世上的事都是自然形成的,没有什么是人为安排的。第二句“一句全提隐显该”中的“一”字,指的是宇宙万物,包括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隐显该”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三句“薄雾依依笼古径”,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薄雾轻轻弥漫,如同一层轻纱笼罩在古老的小径上。这里的“依依”用来形容薄雾缭绕的样子
【注释】 此树:指柳树。“不从天地生”句:柳树生长在地面上,不像高山上的松柏那样能耐严寒。“登山涉水”句:柳树的根须发达,能随地而长,所以它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生长。“乱峰前”句:柳树生长在乱石丛中,不妨碍道路,因此可以免于成为路旁的障碍。“为轨则”句:因为乱石丛生,道路崎岖不平,如果没有柳树,就会给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柳树生命力强,适应性广,能在多种环境中生存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1. 珊瑚枝上玉花开:描述了一种美丽的景象,珊瑚树枝上盛开着如同玉石一般的花朵。这里的“珊瑚枝”可能象征着珍贵和美丽,而“玉花”则增添了一层高雅和纯净的意象。 2. 风递清香遍九垓:描绘了花香随风传播,遍布整个空间。这里的“九垓”指的是极高的天空,形容花香之盛和范围之广。 3. 勿谓乾坤成委曲:表达了诗人的一种观点,不应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显得弯曲或不完美
【注释】 偈:梵语“偈伽”的省称,是佛教中颂佛或颂经的文字。 二十:诗篇序数。 同半月:比喻月牙儿。 近看:指仔细端详。 如钩:像弯钩一样。 若是:假如是。 知音者:知道欣赏、理解这首诗的人。 暗点头:暗中点头表示赞同或认可。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的诗作。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绘月光的变幻多姿。首句写远观,月亮像半个月;次句写近观,又像一弯新月;第三句写月光皎洁,照人如银,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残冬凛冽寒,滴水便成团。 翻忆少林祖,齐腰立雪难。 或谓将心与汝安,觅心不见一毫端。 廓然记得来时路,顿觉壶中景象宽。 琉璃光里一般般,午夜依依月正圆。 最先三子得皮肉,末后一人得髓还。 译文: 在残冬的凛冽寒风中,每滴水珠都凝聚成了小团。回想起那年少林寺的日子,师父们以齐腰深的大雪而立,令人肃然起敬。有人说,把心交给你,但找不回一丝一毫的痕迹。当我回忆起来时的路途时
【注释】偈:梵语,意为佛教中的诗。 湛然无变异,湛然:指禅定的心境。湛然不动,无丝毫变化。 虚彻有灵通:虚彻:空灵透彻;灵通:佛家所说的神通。指心性清净,悟性高超,能够通达一切法性。 妙尽功忘处,妙尽:禅宗认为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邪,出世与入世,来去之不同”。 功忘处:功:修行的功夫或成就。忘:忘记。处:地方。 咸归寂照中:咸:都。寂:寂静、清静。照:明。 中:内心。 赏析
偈二十二首 其二十二出家儿,无休暇,终日忙忙空搆架。 临行一著太区区,眼见耳闻争不怕。 百骸狼藉撒奚了,普请般柴用烧化。 注释:出家人(和尚)没有休息的时间,整天忙忙碌碌的建造寺庙。临走时(离开寺庙的时候)还牵挂着一些事情,虽然眼见耳朵听见(听到),但一点也不害怕。全身的骨骼都散乱了,只好用烧柴的方式处理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出家人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注释: 1. 头角峥嵘未兆前,乱云深处任安眠。 - 注释:形容牛头角(即牛角)峥嵘,尚未显露锋芒。在混乱的云层中,我找到了一片宁静之地,可以安心休息。 2. 不随芳草遥山去,何用芒童更着鞭。 - 注释:我不跟随那些被风吹散的芳香草地和远处的山峰。为什么要依赖一个年轻的牧童来赶牛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牧牛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纷扰,而是选择在大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和自由
【注解】 任善友:指唐代高僧慧能,号为“慧能大师”。善友,是他的弟子。颂:即诗篇。 差别道难通:意谓佛教中的不同宗派,其教义各不相同,彼此难以沟通。 应须识自宗:应该认识并了解自己的宗派。 无根枯树子:比喻自己没有根基的学说。 月夜影重重:比喻自己的学说像月亮的影子一样,重重叠叠,难以辨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与慧能大师的交谈中所作的颂词。首句点明题旨,说明要颂扬的是慧能大师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