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落,便知秋,颟顸佛性。
一尘起,大地收,儱侗真如。
若是衲僧门下客,不用更踌躇。
曾向华山图上看,又添潘阆倒骑驴。
诗句原文:
一叶落,便知秋,颟顸佛性。
一尘起,大地收,儱侗真如。
若是衲僧门下客,不用更踌躇。
曾向华山图上看,又添潘阆倒骑驴。
注释解释:
- 一叶落,便知秋: 这里“一叶落”象征秋天的到来,通过落叶这一自然现象反映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颟顸佛性: “颟顸”是形容人或物表面不光滑、不整洁,这里可能比喻人的心性不够纯净或修行不够精进的状态。而“佛性”指的是佛的本质属性或内在本质,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内在品质。
- 一尘起,大地收: “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烦恼或杂念等负面因素,当这些“尘”开始出现并聚集时,整个宇宙或环境就像被收拾干净一样。这表达了一种净化心灵,去除杂念的境界。
- 若是衲僧门下客,不用更踌躇: “衲僧”是对佛教僧侣的一种称呼,这里指僧人。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修行者来说,如果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可能是禅宗),那么对于世间的纷扰就无需再多思考或犹豫。
- 曾向华山图上看,又添潘阆倒骑驴: “华山图”可能指华山的地图,而“潘阆倒骑驴”是唐代诗人潘岳的故事,描绘了他骑着驴子的样子。这里可能意味着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而有所领悟或得到启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僧人对修行过程中心境变化的感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佛性、修行以及生活态度的思考。诗中的“一叶落”、“一尘起”等意象,不仅具有深刻的寓意,而且富有画面感,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生命、修行及自然规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