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谓拈来伸一问,如何举众尽茫然。
不因一扑百杂碎,定作人间丑妇冤。

【注释】

比:比喻。拈来伸一问:指用比喻的方式询问。如何举众尽茫然:怎样让众人都不明白。

不因一扑百杂碎:不会因为一次打击就使众多事情都混乱不堪。定作人间丑妇冤:一定把那些被人认为是丑恶的女性定为冤屈。

【赏析】

这首七绝是咏史的名篇,借咏《木兰诗》中“东市买马西市买鞍”一段,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地压迫妇女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对劳动妇女的同情,同时也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无道。

此诗前两句以喻入诗,先设喻,再发问,接着又作答,最后点出主题,层层深入。第三句由“如何”二字生发而来,既承接“伸一问”,也引出下文的议论。“不因一扑百杂碎”,承上“伸一问”之意,言女子被污辱后,若非有正义的力量为之申理,人们就会对此事一无所知,无人过问。这里运用反诘,强调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与昏庸,从而为下文议论作了铺垫。“定作人间丑妇冤”一句,承前“伸一问”之意,进一步指出,如果统治者不惩办这种罪恶,那么,被污辱的女子就会永远蒙冤。这样也就把矛头直指统治阶级了。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方面很有特色。全诗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歌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揭露并讽刺了封建统治的残暴和不合理。诗的前两句以喻入诗,先设喻,再发问,接着又作答,最后点出主题,层层深入。第三句由“如何”二字生发而来,既承接“伸一问”,也引出下文的议论。“不因一扑百杂碎”,承上“伸一问”之意,言女子被污辱后,若非有正义的力量为之申理,人们就会对此事一无所知,无人过问。这里运用反诘,强调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无道,从而为下文议论作了铺垫。“定作人间丑妇冤”一句,承前“伸一问”之意,进一步指出,如果统治者不惩办这种罪恶,那么,被污辱的女子就会永远蒙冤。这样也就把矛头直指统治阶级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