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僧掩耳偷铃,云山将错就错。
若是碧眼胡儿,别有反身一著。

【注释】:

  1. 这僧掩耳偷铃:指僧人以掩耳的方式偷听铃声。
  2. 云山将错就错:比喻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使错误也认了。
  3. 那碧眼胡儿:指金人。
  4. 别有反身一著:意即另有对策或计策。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二十五首,通过对金人和僧人行为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策略和心态。

诗中“这僧掩耳偷铃”,描绘了一个僧人在偷铃时的行为,他为了不让别人听到铃声,故意把耳朵掩起来,这反映了他对外界声音的警惕性,以及他的谨慎态度。这种行为虽然显得有些狡猾,但也透露出他对可能的危险的敏感和对现实的不满。

“云山将错就错。”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态度,暗示着在面对困境时,有时人们会选择接受或者适应现实,而不是去改变它。这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妥协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若是碧眼胡儿,别有反身一著。”则揭示了金人和僧人的不同策略和心态。金人作为外来者,他们选择接受现状,甚至利用这种状况来为自己谋求利益。而僧人则选择了反抗,试图通过偷铃的方式来摆脱困境。这反映了金人和僧人在面对不同挑战时的应对方式和心态的差异。

这首诗通过对金人和僧人的不同行为和态度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现实和困境的不同理解和应对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