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火焚诸刹,楼台化碧烟。
松龛横野岸,塑像枕流泉。
志述都煨烬,功名独不迁。
高踪杳然梦,不觉涕潸然。

【注释】

谒照师塔:拜访照师(指唐代著名和尚鉴真)的塔。

兵火焚诸刹,楼台化碧烟:战乱烧毁了众多庙宇楼台,化为一片碧烟。

松龛横野岸,塑像枕流泉:松树做成的佛龛横卧在荒野之上,佛像依傍着流水的泉水。

志述都煨烬,功名独不迁:志书记载唐朝都城长安被烧毁了,我的功名却独自未被毁灭。

高踪杳然梦,不觉涕潸然:我向往高洁的品行,如同梦中的踪影渺茫;我不禁泪水涟涟,悲怆地怀念过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观鉴真大师塔时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鉴真大师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首联“兵火焚诸刹,楼台化碧烟”描绘了战乱中无数庙宇楼台被毁的情景。这既表达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也反映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颔联“松龛横野岸,塑像枕流泉”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这里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哲思,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颈联“志述都煨烬,功名独不迁”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功绩不受战火波及的自豪感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

尾联“高踪杳然梦,不觉涕潸然”则以梦境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既深刻又真挚,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理想和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