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如少年,白首仍当归。
无端故园雨,更不留芳菲。
啼鸟倦晴昼,绿阴却馀晖。
行寻修竹寺,僧老青山围。
儿童惯看客,汛手来开扉。
白日转双毂,吾心无所依。
同来二三友,目亦掣电飞。
凭高下不测,从我其无违。
【诗句释义】
春风拂面如少年,白发仍要归故园。
无缘无故的故地雨,更不留恋那芳菲。
鸟倦于晴天的啼叫,绿荫中余晖也消退。
寻访修竹寺,见古僧老矣青山环抱。
儿童习惯了看客,伸手来打开门扉。
白昼阳光转毂,我心无所依。
同来的二三友,目光也电光飞闪。
凭借高台望四方,从我而自由无拘。
【译文】
春风轻拂面颊如年轻少年,但人已白发,却依旧回到故乡。
不知为何突然下起了小雨,更不愿在这雨中停留,留恋这芬芳。
鸟儿在晴空中疲惫地鸣叫,绿荫中阳光也消退。
寻找修竹寺,见到年迈的僧人和青山环绕其中。
儿童已经熟悉了看客,他们伸手来开门。
太阳在天空中旋转着车轮一样的光轮,我的心意无处依托。
我们几个友人一起来到这里,目光如同闪电般闪烁。
站在高台上放眼望去,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没有约束和限制。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与友人游东湖的诗。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意境开阔,富有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诗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首联“春风如少年,白首仍当归”,是说春风像青春年少的男子,虽然头发变白,但仍然要回到故乡。这里的春风象征着人生的春天,代表着希望与活力。白首即老年,这里用“少年”来形容春风,寓意着尽管岁月流逝,但人的生命力依然旺盛,有回归大自然、回归故乡的愿望。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春风这一自然界的现象,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
颔联“无端故园雨,更不留芳菲”,是说无缘无故地降下了雨,更不愿意在这样的雨中停留,留恋那些美好的事物。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这里的“故园”指的是故乡,而“芳菲”则代指美好事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心。
颈联“啼鸟倦晴昼,绿阴却馀晖”,是说小鸟在晴朗的白天里疲倦地鸣叫,绿树的影子遮挡住了夕阳的余晖。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氛围。在这里,诗人通过对小鸟和夕阳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这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行寻修竹寺,僧老青山围”,是说行走在修竹寺庙的道路上,看到年迈的僧人和周围的青山。这里的修竹寺可能是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地方,也可能是他想象中的一个地方。诗人通过对修竹寺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宗教的虔诚。而年迈的僧人和周围的青山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永恒。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游东湖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