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上下四维,庆无不利。

【注释】: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晷: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用一根木柱上钻一个小孔来测定时间。晷运,即太阳的运行。推移,推移。

日南长至,指太阳向南移动,到达南方。长至,是中国古代对冬至的称呼。

上下四维,庆无不利。

四维:四方。四维,指的是东西南北四方。

庆:喜庆、庆祝之意。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从春分点(赤道)开始向北移动,直到冬至时达到最北,然后继续向南移动,经过夏日和秋分后,又回到了冬至点。太阳的这种运行规律,就是晷运。晷运的推移,使四季更替,昼夜长短也随之变化。这种自然的运行规律,是宇宙万物遵循的天道,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所以,当太阳南行到冬至,人们就迎来了一年中最长的白天,这个时候,天地间充满了喜庆与祥和的气氛,因此说:“日南长至”。

日南长至”这句诗,是对自然现象的真实记录。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的观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太阳在天球上沿着一个圆周运行,从春季到夏季再到秋季,最后又回到了冬季。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的运动轨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周。这个圆周被称为黄道,黄道是古人用来描述地球绕太阳公转轨迹的假想曲线,它的圆度非常接近一个完美的圆。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太阳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和纬度位置上有不同的运动速度,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昼夜更替或日出日落。昼夜更替的时间长度,称为一日;昼夜更替的次数,称为一昼夜。在一天之内,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这个过程被称为日出日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