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风兮不是幡,分明裂破万重关。
谁知用尽腕头力,惹得闲名落世间。
【注释】:颂古二十五首其十四,唐宣宗大中年间,郑畋曾官至宰相之位。此诗是他任相时所作,借咏风幡以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任相时作的。诗人借用风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能像风吹动幡旗那样,迅速改变弊政。
“不是风兮不是幡”,起笔点明主题,表明自己并非因为什么风幡而有所触动。“幡”即幡旗,此处指旌旗。
“分明裂破万重关”,写风幡所到之处,将阻碍人们前进的各种障碍都撕裂了;比喻当朝的弊端重重,如同千层万重的关隘,使人们难以前进。
“谁知用尽腕头力”,诗人感叹自己费尽心机,却只能徒劳无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腕头力”,喻指自己的才能和精力。
“惹得闲名落世间”,意思是说,自己费尽心机,却只能得到一个“闲”字的名声,在世人面前落下笑柄。这里的“闲名”指的是虚名、空名。
这首诗以咏风幡为题,实际上是通过咏风幡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巧妙地将当时朝政腐败、社会动荡的局面比作风幡所到之处,将阻碍人们前进的各种障碍比喻为千层万重的关隘,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当朝弊政之严重,表达了自己对改革的迫切要求和坚定信念。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超脱,展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和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