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
石磴嵌空神匠出,瀑泉雄壮雨声来。
景强偏感高僧住,地胜能令远思开。
一等翘诚依此处,自然灵贶作梯媒。

【注释】武肃王:即南宋高宗赵构,曾封魏国公,谥号为武肃。石桥:位于浙江绍兴市兰渚山下。斋会:指在寺庙举行的宗教活动。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武肃王所建石桥而作的。诗中描绘了石桥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武肃王功德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句“仙源佛窟有天台”,开篇便点出了石桥的地理位置。仙源佛窟指的是佛教圣地天台山,而天台则是指石桥所在的地区。这里用“有”字,表示石桥的存在是理所当然、无可置疑的。

颔联“今古嘉名遍九垓”,“今古嘉名”指的是石桥的历史地位和声誉。“遍九垓”则是指石桥的影响力和作用范围。在这里,诗人将石桥比作一座连接古今、遍布九垓的伟大建筑,既体现了其历史价值,也展现了其艺术魅力。

颈联“石磴嵌空神匠出,瀑泉雄壮雨声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桥周围的自然景色。石磴指的是石阶,镶嵌在空岩之中;神匠则是形容石桥建造者技艺高超。瀑泉则是指从石桥旁流过的瀑布,雄壮有力,声音如雷。雨声则是形容瀑布与石桥共同奏响的交响乐章。

尾联“景强偏感高僧住,地胜能令远思开。”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高僧居住之地为背景,突出了石桥的魅力。同时,“地胜”一词也暗合了前文的“今古嘉名”,强调了石桥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最后一句“一等翘诚依此处,自然灵贶作梯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武肃王功德的敬仰之情。他希望以自己的真诚之心依附于石桥,借助其神奇魔力来达成心愿。

整首诗通过描绘石桥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武肃王功德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诗词歌赋的形式,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