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除绀发搭伽梨,经卷轮珠常自随。
欲扣玄关参自己,好看实际访俱胝。
注释:
剃除绀发的慧大师,手持伽梨杖,经常随身携带《大般涅槃经》的经卷。他想通过参悟佛性,达到“玄关”的境界。
译文:
剃去头发的慧大师,手持伽梨杖,经常随身携带《大般涅槃经》的经卷。他想参悟佛性,达到“玄关”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慧大师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慧大师的敬仰之情。
从诗句本身来看,“剃除绀发搭伽梨,经卷轮珠常自随。”描绘了慧大师的形象:他剃去了长发,手持伽梨杖,随身携带着《大般涅槃经》的经卷。这里的“绀发”指的是黑色头发,“伽梨”是一种佛教法器,这里可能指的是慧大师持诵《大般涅槃经》的场景。而“经卷轮珠常自随”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对经书的重视程度,他不仅随身携带经书,还把经书中的经文当作车轮上的明珠来看待。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慧大师的敬意和期望。他希望慧大师能通过参悟佛性,达到“玄关”的境界。这里的“玄关”可能指的是禅宗中的“一念”,即指禅宗所强调的直接体达佛性的瞬间。而“自己”则是指自我觉知,也就是禅宗所强调的直接体验佛性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超越语言、概念和思维的,是一种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这首诗也反映了禅宗的某些特点。禅宗强调直指人心,不拘泥于形式和语言。在这首诗中,慧大师的形象就是这种特点的具体体现,他没有刻意追求形式和语言,而是通过实际修行和参悟来达到佛性的境界。这种形象也与禅宗的某些经典相呼应,如《金刚经》中提到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慧大师的敬意和期望,也反映了禅宗的某些特点和经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