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牯牛皮,辊瞎驴队。
带水拖泥,东倒西㹠。
黄梅七百无人会。
【注释】偈:梵语的音译,佛经中用来说明道理的文句。黄梅县:今安徽安庆地区。
披:揭开。牯牛(公牛):即黄牛。
辊盲驴队:指用布蒙住眼睛,使驴子失去知觉。
带水拖泥:意谓在河里打水漂泥块。
㹠(xiè):跌倒。
黄梅七百无人会:意思是说,黄梅天要下七百场暴雨,可是人们都不懂。
【赏析】这是一首谜诗。谜面用的是白话,谜目是“偈颂”,谜格是“正猜法”。谜底是“黄梅”二字。谜底扣合十分工巧,“黄梅天”就是“黄梅雨”,扣“雨”。“无人会”就是没有人懂得的意思,扣“不”,“七百”就是七百场,扣“百”,“雨”字又可解为“水”,“人”扣“水”、“百”扣“泥”。谜面、谜目、谜底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谜面“黄梅天要下七百场暴雨,可是人们都不懂”的白话。
这首诗是作者在《四部丛刊·诗集》中的一首谜诗,谜题叫“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二”,谜底是两个词:“黄梅”。谜目叫“偈颂”,谜格叫“正猜法”。谜面是“披牯牛皮,辊瞎驴队。带水拖泥,东倒西㹠。”谜面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提示或暗示,引导着读者思考谜底。
第一句“披牯牛皮”,可以解释为“揭开黄牛皮”,也可以解释为“用布蒙住黄牛的眼睛”,还可以解释为“用黄牛皮做成了一件东西”。第二句“辊盲驴队”,可以解释为“用麻袋蒙住了瞎子的驴队”,也可以解释为“用麻袋把驴子包住”,还可以解释为“用麻袋包裹住了驴子”。第三句“带水拖泥”,可以解释为“在河里打水漂泥块”,也可以解释为“用湿泥包裹住泥块”,还可以解释为“用湿泥把泥块托起”。第四句“东倒西㹠”,可以解释为“东倒西歪”,也可以解释为“东倒西滑”,还可以解释为“东倒西翻”。这四句话都是对谜底的描述或提示。
最后一句“黄梅七百无人会”,可以理解为“黄梅天要下七百场暴雨,可是人们都不懂”,也可以理解为“黄梅天下了七百场暴雨,可是人们都没有意识到”,还可以理解为“黄梅天下了七百场暴雨,可是人们都没有理解”。这四句话都是对谜底的进一步解释或提示。
整首诗通过描述黄梅天的天气和人们的反应,引出谜底“黄梅”,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智慧,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