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苍髯十万本,参差翠玉数千竿。
风敲月户三秋冷,雨打茅堂六月寒。
【译文】:
高耸的山峰,郁郁葱葱,有十万根苍髯般的树木参差错落。
风吹月户,秋气凄清;雨打茅堂,夏寒难耐。
【注释】:
偃蹇:高大而弯曲的样子。
苍髯:指山。
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
翠玉:形容竹子的颜色绿中透青,像翡翠一般。
三秋:指秋天三个月。
六月:指夏天的六、七月。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情怀。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壮阔的景象:高耸入云的山峰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参差错落,如同绿色的海洋。这里的“十万本”和“数千竿”都是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树木之多,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后两句则通过风、月、雨等自然现象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风吹过山门,发出阵阵寒意,让人感到冷飕飕的;雨打在茅草屋顶上,又湿又冷,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这些细节描写都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志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