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么也在我,不与么也在我。
明眼汉担拄杖绕天下横行,为什么透这些子不得。
【注解】
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九十六:
与么也在我,不与么也不在我。
明眼汉担拄杖绕天下横行,为什么透些子不得。
译文:
如果执着于这些,就落入了执着的窠臼;
如果超越这些,也落入了执着的窠臼;
那些能明察秋毫的人拿着拄杖到处走,
他们为什么不能看透这一切呢?
赏析:
本篇为《颂古百则》第九十六则。“与么”指执着于某些事物或某种境界、观念。“不与么”指超越某些事物或某种境界、观念。“明眼汉”指有洞察力的人。“拄杖”即佛家所说的禅杖,是禅宗僧侣行走时用以支撑身体的工具。“透些子”指看得透彻,洞察一切。此诗用禅宗语汇,表达了一种认识论的观点:如果执著于某些事物或某种境界、观念不放,就会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成为执迷不悟的“痴人”,但如果超越了这些,也会陷入另一种偏执之中,而成为另一种“痴迷”的执迷之人。因此,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就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洞察一切,不被表象所迷惑。
此诗通过对比“不与么也在我”与“与么也不在我”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来阐述作者的认识论观点。前者强调超越世俗的境界和观念,后者则认为执着于某些事物或某种境界、观念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这种观点既有哲学意味,又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追求真实、深刻、全面的人生体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禅宗对“心”的重视和关注,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洞悉一切,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