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锡五天云冉冉,泛杯南海浪悠悠。
一毫头上轻收拾,不是冤家不聚头。
【注释】
①飞锡:指僧人行脚。五天云冉冉,形容高耸入云的寺庙。泛杯:指和尚行走时的仪态。南海浪悠悠:南湖水波荡漾的景象。一毫头上轻收拾,形容人头小、身材矮小。不是冤家不聚头:形容僧人们在一起聚会。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以景衬情。前六句描写了佛教圣地杭州西湖十刹中,天竺寺周围的景色。后两句写僧人们聚集在天竺寺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却有深意。
“飞锡”二句,是说佛门中许多高僧都在天竺寺修行。“飞锡”,指僧人行走时的一种姿势。“五天”,指天竺寺所在的天竺山。“冉冉”,形容云雾缭绕,山峰耸立的样子。“悠悠”,形容湖水波光粼粼的样子。这两句诗用拟人手法描写了天竺的壮丽景象,为下文写僧人们聚集作铺垫。
“一毫”二句,是说这些高僧们聚在一起,是因为都是些志同道合之人。“一毫”,指人的头部。“头上”,指人的头顶。“轻收拾”,“收”,指整理。这里比喻僧人们的头都小,身子都很矮,因而聚在一起才能显得整齐有序。“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是俗语,意思是只有有共同之处的人才聚在一起。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僧人们的崇敬之情。
“飞锡”、“泛杯”和“南浪”三字,分别描绘出天竺寺周围环境的特点;“冉冉”、“悠悠”和“一毫”三字,则形象地表现了天空、湖水与僧人三者相互映照,融为一体的和谐画面。最后两句,从写景过渡到叙事,点出诗题中的“罗汉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