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背乞钱成漏泄,回头转脑昧真机。
可怜闹里无人识,空自肩担布袋归。

【赏析】

这首七绝,以布袋和尚的形象为咏物对象。作者用“拊背乞钱”来写其“漏泄真机”,“回头转脑”来描写他“昧真机”,最后又以“空自肩担布袋归”来形容他“无人识”。全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形象的刻画,把布袋和尚那种愚顽无知、不谙世故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诗的前两句,先从动作入手,写出了他向人“乞钱”时的情形。“拍”是拍掌,表示对别人施舍的感谢。“拊背”是用手抚摸背部的意思,这里用来代指乞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位布袋和尚在讨钱时,拍着别人的后背,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但人家却不知道他的真正意图。“漏泄”是指泄露出来,这里用来比喻布袋和尚的真意被泄漏了出来。“转脑”,即摇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布袋和尚回过头来,转动脑袋的时候,他的真实的意图就变得模糊不清了。这里的“真机”,指的是布袋和尚的真实意图或真实想法。

诗的中间两句,诗人转而从神态上加以刻画。“可怜闹里无人识”,意思是说他在闹市里,虽然有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认识他。“闹里”,指喧闹的地方,人多杂乱的地方。“不识”,不认识,不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布袋和尚尽管身处喧闹的地方,有很多的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他。“空自肩担布袋归”,“空自”,白白地。肩担,挑着。布袋,佛教用语,指和尚用的布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布袋和尚白费力气地在喧闹的地方讨钱,最后只能空手而归。

这首诗通过对布袋和尚乞钱时的神态和行动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其行为背后含义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布袋和尚那种愚蠢而又天真无邪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懂得识别人才或者不懂得珍惜他人优点的人的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