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更离离,闲吟笑复悲。
六朝争战处,千载寂寥时。
阵阔围空垒,丛疏露断碑。
不堪残照外,牧笛隔烟吹。
【诗句注释】
漠漠:模糊,形容草木茂盛。
离离:稀疏、零散的样子。
闲吟笑复悲:闲暇时吟咏、欢笑又悲伤。
六朝:指南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里泛指南京一带。
争战处:争斗、争夺的地方。
千载:千年。
阵阔:阵营开阔。
围空:包围着空旷的营垒。
丛疏:稀疏。
断碑:断裂的墓碑。
不堪:无法忍受,承受不住。
残照:夕阳西下。
隔烟:隔着烟雾。
【译文】
草长得很茂盛,很稀疏,我闲来无事便吟咏,有时是欢笑有时是悲伤。
南京一带曾是六朝争斗之地,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一片寂寥,没有生机。
昔日的军营如今空旷无人,只有草丛中偶尔有露水打湿的墓碑。
夕阳西下之后,我远远地看到牧童吹着笛子,他的声音穿过了烟雾传来,让人难以忍受。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感慨。全诗以草为主题,通过描写草的变化,反映了历史沧桑和社会变迁。
首句“草”,是诗人眼中的草,也是他心中的草。他用“更”字来形容草的颜色,说明草的颜色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淡绿色变成了深绿色。这种变化,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第二句“闲吟笑复悲”,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刻的心情。他时而欢笑,时而悲伤,这种情感的变化与他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诗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
第三句“六朝争战处”,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南京作为六朝的首都,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已经变得荒凉,没有了生机。诗人在这里看到了历史的沧桑,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
第四句“千载寂寥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感受。南京作为一个古城,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那么寂寞。诗人用“千载”一词来形容这段历史,表达了他对这段历史的深深感慨。
第五句“阵阔空营垒”,继续描绘了南京城的景色。诗人看到昔日的军营现在变得空旷无人,只有草丛中偶尔有露水打湿的墓碑。这种景象让诗人想起了往昔的战争和辉煌,同时也让他感叹时光的流逝。
第六句“断碑”,是诗人对历史的记忆。他看到这些断裂的墓碑,不禁想起过去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这些英雄们的壮举,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最后一句“不堪残照外,隔烟牧笛”,是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他看到夕阳西下后,牧童吹起了笛子,那声音穿过了烟雾传来。这种景象让诗人感到无奈和无力,因为他无法改变现实,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
整首诗以草为主题,通过对草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