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染心生,撞入胞胎去。
父精与母血,妄认为住处。
种子既不净,臭气相薰污。
业风吹出来,万苦从头做。
【注释】
- 念:念头,心思。
- 染心:指杂念。
- 胞胎:指人的肉体。
- 妄:错误地以为。
- 住处:安身立命之处。
- 种子:这里指精子和卵子(即“精血”,也称为“合和体”)。
- 臭:气味难闻。
- 业风:佛教语,指因果律的业力作用。
- 万苦:各种痛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哲理诗,表达了佛教关于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观点。全诗以“寒山寺”为主题,寓意深远。
【诗句翻译】
一念染心生,撞入胞胎去。
父精与母血,妄认为住处。
种子既不净,臭气相薰污。
业风吹出来,万苦从头做。
第一句“一念染心生,撞入胞胎去”,表达了一个人一旦产生了不良的念头,就会像撞击进一个人的体内一样,将这种不良的思想带入到他的生活和行为中,从而影响到他的命运。这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观念,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未来命运。
第二句“父精与母血,妄认为住处”。这里用到了“精血”这个词,指的是男女双方的身体细胞,即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也是佛教所说的“合和体”。这句话强调了生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殖观念。
第三句“种子既不净,臭气相薰污。”这里提到了“种子”,指的是受精卵或者胎儿,它是生命的起源,但在这里被形容为“不净”。这表达了一个观点,即生命的开始并非纯洁无瑕,而是伴随着种种负面因素和困扰。同时,这也反映了佛教对生死轮回的看法,即生命的诞生和死亡都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而其中的苦乐则取决于个体的善恶行为。
第四句“业风吹出来,万苦从头做。”这里使用了“业风”一词,指的是由于过去行为的善恶而产生的力量或影响。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前面的因果报应观念,表示一个人的过去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他未来所遭受的痛苦。这是对佛教因果报应观的深入阐述,强调了人们应该谨慎行事,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苦难。
这首诗通过对“寒山寺”这个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佛教关于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观念。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佛教教义中关于生命本质、道德行为以及命运归宿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