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只解念弥陀,不解参禅可奈何。
但得五湖风月在,太平不用起干戈。
【注释】
①平生:一生。②五湖:《庄子·逍遥游》中有“泛若不方之舟,不循于规之木”的记载,五湖即指此。③干戈:兵器。④起:引发。⑤《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而自得”。
【赏析】
此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人以自己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为基点,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宇宙以及社会的看法和认识。
首句“平生只解念弥陀”,表明了诗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那就是念佛求度,即一心一意地念阿弥陀佛,以求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与保佑。这是诗人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的具体体现,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和理想。
次句“不解参禅可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或者问题时,无法找到解决的方法,只能寄希望于佛菩萨的庇佑。这里的“参禅”并非指禅宗修行中的参禅打坐,而是借指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智慧。这既体现了诗人在面对问题时的一种无奈,也反映了佛教中因果报应、业力轮回的思想。
第三句“但得五湖风月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认为,只要能够像五湖那样拥有美丽的风景和宁静的氛围,那么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纷扰,他都能够淡然处之,不再需要去起兵征战。这里的“五湖”并非真实存在的湖泊,而是诗人心中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生活状态。
尾句“太平不用起干戈”,则是对前一句的总结和升华。它表明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于战争的厌恶。他认为,只要能够实现天下太平,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去起兵征战,因为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苦难和破坏。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信仰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宇宙以及社会的独特看法和认识。他主张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共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思想观念不仅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