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秋登阁晚,吟次见晴云。
中岳耸当县,三年静对君。
朱衣借客典,清俸买书分。
别后逢摇落,相思隔晋汾。

【注释】

  1. 前秋:去年秋天。阁:指中岳庙,在河南登封县西北。
  2. 吟次:即吟诗作赋。见晴云:看到晴空万里,白云飘飘。云,名词作状语,表示状态。
  3. 中岳:即中岳山,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耸当县:高耸入云的中岳山耸立在县邑中间。
  4. 三年:指作者与韩殿丞分别已三年。静对君:静心对待你,即以礼待君。
  5. 朱衣:红色官服。借客典:借用客人的车马和衣服。
  6. 清俸:微薄的俸禄。买书分:购买书籍分给众人。
  7. 摇落:草木凋零,引申指萧瑟的秋风。
  8. 晋汾:地名。晋,古国名,春秋时晋国的都城;汾,汾水(河名),源出山西宁武、管涔山,北流经太原,至文水入河。此处泛指北方地区,即边塞。
    【赏析】
    此为送别诗,写于诗人任登封宰期间,赠别韩殿丞,抒发离别之情。
    首联写景,起句点出季节是去年秋天,时间是在登封县的中岳庙。“登”字下得妙,说明作者此行是因公务而前往,而不是游玩。“晚”,点明是秋季傍晚时分,此时登临中岳庙,正好是日落时分。“吟次见晴云”,既写所见景物,又寓情于景。“晴云”二字,不仅写出天气晴朗,而且表现出作者的心情也是明朗愉快的;因为只有心情开朗,才会看到晴空万里的白云,也只有心情开朗,才会吟诗作文。
    颔联写景,进一步写景。“中岳”指中岳山,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因山上有中岳寺而得名。“三年”指作者与韩殿丞分别已经三年了。“静对君”,用一个“静”字表明自己对韩殿丞的尊敬。“耸当县”,意思是说嵩山耸立在县邑之间,突出表现嵩山高大雄伟的特点。
    颈联写送别。“借客典”,意思是借用客人的车马和衣服。这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即把车马衣服作为送给朋友的东西。韩殿丞是主人,自然要借给他这些东西,以表示对他的敬意。“清俸”,这里指微薄的俸禄。“买书分”的意思是购买书籍分给大家,以表示自己的心意。“清俸买书分”四字,不仅说明自己是以微薄的俸禄来赠送物品,而且还说明自己是以这样的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尾联抒情。“别后逢摇落”,意思是说分别之后又逢到秋天,树叶纷纷飘落的情景。“相思隔晋汾”,意思是说思念之情隔着晋地和汾河,也就是离得很远。“摇落”是形容树叶纷纷落下的样子,这里用来象征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相思”则表示思念之苦;“晋汾”是泛指边塞地区,即北方地区。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思念着韩殿丞,但是彼此相隔遥远,只能遥遥相望,而不能相见;因此只好以秋风落叶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但并不完全是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只叙写送别情景,而是更注重通过景物和人物的活动来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如首联写登封县城中的景色,不仅交代了地点,而且暗示了送别的地点;颔联写登高望远,既写了嵩山之巍峨壮丽,也暗示了与韩殿丞的友情深厚;颈联写送别韩殿丞,既表现了自己对韩殿丞的尊重,也暗示了对韩殿丞的依恋;尾联写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既有对韩殿丞的怀念,也有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