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病故维摩病,妙见全提越我人。
既了病源无个事,何如示现宰官身。

【注释】

维摩诘:即维摩诘居士,意译为“净名”,是印度的一位在家菩萨。他以病重而不肯见人闻名于世。妙见:指佛的神通智慧。全提:全部提出。越我人:超越世俗之人。

【赏析】

《酬徐枢密三问·其三》作于公元847年(唐宣宗大中七年),是诗人对当时佛教思想、禅宗教义进行探讨和阐述之作。

第一句:“众生病故维摩病”。这是对佛教的“诸行无常”的另一种解释与发挥。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的烦恼,是因为众生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无常性。这里说,如果众生能认识到生命的无常性,那么就不会像维摩诘居士那样有病在身了。这实际上是在说,只要我们能认识到生命的无常性,就能摆脱一切痛苦,达到涅槃的境界。

第二句:“妙见全提越我人”。这里的“妙见”指的是佛的神通智慧。“全提”是佛教用语,意为完全地指出问题的本质。“越我人”是指超越世俗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完全地揭示生命的本质,就能超越世俗之人,达到涅槃境界。

第三句:“既了病源无个事,何如示现宰官身。”这是对禅宗思想的进一步阐释。禅宗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的“病源”就是禅宗所说的“有为法”。既然生命的本质是无常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去追求什么功名利禄,而是要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即“宰官身”。“示现宰官身”是指通过修行来达到涅槃境界的过程。这句话的意思是,既然生命的本质是无常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功名利禄的追求,通过修行来达到涅槃境界。这就是禅宗所提倡的“无为而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对禅宗教义的理解。他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无常的,只有通过认识生命的无常性,才能摆脱痛苦,达到涅槃的境界。同时,他还认为,我们应该抛弃功名利禄的追求,通过修行来达到涅槃境界,这就是禅宗所提倡的“无为而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