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槌影动,宝剑光寒。
百万之众,齐着眼看。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金槌一敲,剑光闪闪。百万雄兵,都睁大了眼睛。诗人通过写金槌和宝剑,表现了战场上的威风气势。
【注释】
- 颂古:指《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的《战城南》。
- 金槌:指军用大锤,击打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雷声。
- 宝剑:指长剑,比喻英勇善战的军队。
- 百万之众:意谓军队数量庞大。
- 齐着眼看:意思是都睁大眼睛看着。
-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把金槌、宝剑比作战场上的主角,生动地描绘了军队浩大的气势。
金槌影动,宝剑光寒。
百万之众,齐着眼看。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金槌一敲,剑光闪闪。百万雄兵,都睁大了眼睛。诗人通过写金槌和宝剑,表现了战场上的威风气势。
【注释】
注释: 勘破北塔归来,接得铁佛即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在禅院中参悟佛法回来之后,与雪窦寺的方丈相见,他赠给我一尊铁铸的佛像。 分明觌面全彰,不可唤作雪窦。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尊铁佛的形象非常清晰,但它并不是雪窦寺的方丈,所以我不能将其称为雪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铁佛的诗。诗人通过对铁佛的描绘和颂扬,表达了他对佛法的领悟和敬仰之情。 首句“勘破北塔归来”
诗句如下: 滔滔无问说,只为太亲切。 有谁曾共闻,山河齐漏泄。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从瑾的作品《颂古》中的一首,全诗共四句,每句均为七个字,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首句“滔滔无问说”,形容说话时滔滔不绝,如同江水一般,表达了说话者的急切和热情。次句“只为太亲切”,则描绘了言谈之间的亲密关系,让人感受到交流时的融洽。第三句“有谁曾共闻”
这首诗是颂赞古佛的。颂扬的是古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及他的法身大光明。 三种病兮二种光,法身于此露堂堂 “三种病”,指的是佛有三种病:一者、众生心病,二者、菩萨心病,三者、如来心病。这三种心病,都是由于众生的无明而引起的。“二种光”,指的是佛有二种光:一是般若智慧的光,二是方便教化的光。这两种光,都是佛陀为了度化众生,而施设的。 时人不会个中意,犹把法身谩度量 “时人不会个中意”是指
注释:打破直要坐禅,佛祖亦须超越。 若言祇这便是,大似水中捉月。 打破直要坐禅,意味着要直接面对问题,不受外界干扰。佛祖亦须超越,暗示了佛祖也是人,也有情感和欲望,他也需要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 若言祇这便是,大似水中捉月。这是对“打破直要坐禅”的具体解释,即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不去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那么就像在水中捉月一样,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遥不可及
注释: 古松怪石,全体是我。 若谓一如,莫教话堕。 译文: 古松怪石,整体就是我的。 如果认为它们都是一样,就不要让我说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感悟。诗中以古松怪石为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和风格
【赏析】 《颂古三十八首》是北宋文学家苏東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一个道教徒的丑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 生邪不道:指生时不遵循正道的人。邪,指违背正道的邪恶之人。 死邪不道:指死后不遵守正道的亡魂。邪,指违反正道的邪恶亡魂。 一片清风:指风清气正。 闹浩浩:喧闹、喧嚣的意思。 一时漏泄道吾机,反著襕衫倒顶帽:意谓在关键时刻,泄露了修道者的机密
【解析】 本诗为七绝,是咏物抒怀之作。首句“添得沩山笑转新”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词;第二句“当时觌面已呈君”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之词;第三句“明招漏泄沩山句”是说友人的诗句泄露了密语,第四句“无限风光付与人”是希望友人将这风光带给世人,让世人共享。 【答案】 译文:我给朋友的书信中又增添了一些新的信息(指他与佛门有交情),那时他(即僧人)当面与我交谈过。他的信上泄漏了佛门的秘语
注释:云门禅师的佛法通透,像佛一样,他的言语如同亲昵的话语。他移步登上山顶,只见山峰高耸,与明亮的月亮相邻。 赏析:此诗是一首颂古之作。诗人通过赞美云门禅师,来表达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云门禅师的佛法通透,如佛一般,他的言语如同亲昵的话语。他移步登上山顶,只见山峰高耸,与明亮的月亮相邻。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
注释:问佛还云是惠超,指的是询问佛法还是惠超。和根带子上枝条,比喻佛法如同树木的根茎,枝条一样生长着。春风浩浩难回避,表示无法避开春天的气息。发起乾坤那一苗,意味着在这个世间,只有那一株佛法可以拯救苍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之情。他认为佛法如同树木的根茎,枝条一样生长着,无法避免地影响到世间的一切。同时,他也看到了佛法对于拯救苍生的重要作用
【注释】 亲:亲近,指自己。摇:荷花的叶子随风摇摆。 始:才。 凉人:使人感到凉爽。 【赏析】 《颂古三十八首》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三十八首,全诗以写花为题,赞美了荷花的品格。 此诗开篇即写“亲得摇来始息狂”,言自己亲手摇来的花才显得不再那么狂野,也才有了风动荷花满座香的意境。接着写“自从一得真归趣”,言自己得到了真正的情趣,自然不会觉得炎热
【诗句释义】 偈三首:达磨祖师在脚底,踏不著兮提不起。 子细当头放下看,病在当时谁手里。 张公会看脉,李公会使药。 两个竞头医,一时用不著。 药不相投,错错,吃茶去。 【译文】 达磨祖师在脚底,踏不著兮提不起。 仔细当头放下看,病在当时谁手里。 张公会看脉,李公会使药。 两个竞头医,一时用不著。 药不相投,错错,吃茶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医生的诗。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
注释: 临老方称住持,全无些子玄机。 (在晚年时才被尊称为住持,但一点也看不出其中的玄机) 开口十字九乖,问东便乃答西。 (说出的只有十个字,却有九种不同的回答,无论问东还是问西,他都能给出答案) 如斯出世,讨甚玄微。 (像这样的出世,又有何玄妙深微可言?) 有时拈三放两,有时就令而施。 (有时故意说三句,有时随意应付两句。) 虽然如是,同道方知。 (虽然如此
以下是对该诗句的逐句翻译,并添加了必要的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1. 沔水江头叫一声:“沔水”,指的是长江支流汉水的上游,“江头”指的是江边的高地。在这里,诗人听到的是家乡的声音,这让他感到惊喜和激动。 2. 此时方得契平生:“契”,即契合,这里指心灵的相通或共鸣。诗人在听到家乡声音的那一刻,感受到了与家乡深深的联系,这体现了他多年未见后的强烈情感和内心的满足。 3. 多年不识重相见
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 文殊弹指,罔明出定。 今日重新,打翻旧令。 女子瞿昙,在我心镜。 注释: 1. 文殊(文殊师利):梵语音译,意译为妙法。文殊是佛教菩萨之一,代表智慧。 2. 弹指:用手指弹地,表示时间很短。 3. 罔明:没有光明,比喻迷茫、困惑。 4. 出定:从某种状态中恢复过来。 5. 今日重新:今天重新开始。 6. 打翻旧令:打破了旧的规则或习惯。 7. 女子瞿昙:女子的名字。 8.
【注释】 善财:梵语,意为“妙法”,指佛法。拈起一枝草:比喻佛祖拈花示众。持来度与文殊老:意思是将这朵莲花送给文殊师利菩萨。度与:赠送。老:尊称。杀活虽然在手中:指佛祖的神通广大。遍界不藏光杲杲:意思是佛祖的智慧光芒普照世间。光:光明,明亮。 【赏析】 《颂古三十八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以佛教故事为题材,通过颂扬佛祖,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灵山用处许谁知,迦叶偷颜笑展眉。 译文:灵山的用处谁能了解,迦叶偷偷笑了又展眉。 赏析: 1. 诗中描绘了迦叶在灵山修行时的情景。迦叶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灵山上修行,展现了他的智慧和慈悲。 2. 迦叶偷颜笑展眉,这句表达了迦叶在灵山修行时的轻松愉快和内心的满足。他不仅修得佛法的高深境界,还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3. “许谁”表示对灵山修行者的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