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窼吹布毛,老婆为侍者。
今古道虽同,宾峰不然也。
二月三月时,和风满天下。
是处百华开,远近山如画。
歧路春禽喧,高岩春水泻。
头头三昧门,虚明周大野。
好个真消息,书送汝归舍。
衲僧末后句,嘘是何言欤。

【注释】

鸟窼(éi):指织布时用的鸟巢。

老婆:这里泛指侍者或侍女,也即女尼。

宾峰: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境。

百华:百种花卉。

虚明周大野:意谓普照大地。

衲僧:禅宗僧侣的通称。末后句:最后一句话。

嘘(xū):叹词,表示疑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一位名叫“云侍者”的僧人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用典较多,且多用对仗手法,如“今古道虽同”,“头头三昧门”。此诗写景抒情并举,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

“送云侍者”二句,以鸟巢比喻织布机,以女尼比喻侍者,说她们都是从天上来的。这是全诗中的第一层意思,也是全诗的总纲。

“二月三月时,和风满天下。”这两句是第二层意思,写春天到了。“和风”即暖风,春风,春风和暖,吹遍天下,使百花开放,草木复苏,生机盎然。

“是处百华开,远近山如画。”春风吹过,百花盛开,山青水秀,景色宜人,令人陶醉,诗人对此赞叹不已:“是处”与“远近”对应;“百华”与“如画”对应;“开”与“出”对仗。

“歧路春禽喧,高岩春水泻。”这是第三层意思。诗人描写了一幅春日里鸟儿欢歌、溪水流淌的生动画面。“喧”和“泻”相对应;“歧路”与“高岩”对仗;“春禽”“春水”对偶。

“头头三昧门,虚明周大野。”这是第四层意思,诗人通过这一层意思来表明自己对禅学的理解:禅宗讲求顿悟,要直截了当地抓住问题的本质,达到“三昧”,就是悟性、智慧的境界。

“好个真消息,书送汝归舍。”这两句是第五层意思。前面四句话都是写景,写情,而到了这两句就转入议论,提出一个观点:“好个真消息。”接着又用“书送汝归舍”来表达这个意思。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汝归舍”中的“舍”,指和尚住的地方。

“衲僧末后句,嘘是何言欤?”这是最后一层意思,诗人以反诘的语气来结束全文。这一句是诗人的最后叮嘱:这位僧人,你回去以后要记住我刚才说的话。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并不完全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把这首送别诗当作一首诗来看待,所以把它当作一首完整的诗来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