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大事,古今难通。
三乘曲说,去来易空。
衲僧眼目,端的无工。
禅和信趣,脱然绝踪。

【注释】

一段大事:指佛经中的《华严经》。

古今难通:《华严经》,又称《大乘经》、《大方广十华经》、《华严大经》等,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佛教经典名。共分十卷,由唐代般若三藏实叉难陀译出。内容以“法界缘起”为基本教义,阐述诸法相即相依、事事无碍的圆融之理。

三乘曲说:指三种不同的佛家学说。《华严经》中提出“三乘”,即上乘、中乘、下乘。三乘之说,是指佛教各宗派所主张的不同教理和修行方法。

去来易空:指佛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一切都会变空。

衲僧眼目:指禅宗僧人看世界的眼光。衲僧,指和尚;眼目,指眼光、眼界。

端的无工:完全没有什么人工的痕迹。端的,完全;无工,没有痕迹。

禅和信趣:指佛教徒对佛教的信仰兴趣。禅和,指禅宗僧人。

脱然绝踪:完全与尘世隔绝了。

【赏析】

此偈颂第三十一首,颂扬禅宗的超脱世俗,不拘泥于文字,直接领悟佛法真谛的精神风貌。

开头两句写佛经《华严经》中的一段大道理,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所有佛教徒必须遵循的原则。但这个原则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实践,因为人们常常陷入对它的误解和执着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是对佛教三乘学说的简要介绍。《华严经》中的三乘学说,是指三种不同的佛教学派,分别是上乘、中乘和下乘。《华严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孤立的事物。因此,佛教徒应该超越这些理论和教条,直接领悟佛法的真谛。

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禅宗僧人对佛法的理解。禅宗僧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不同于其他宗教或哲学派别,他们更注重实际行动和修行体验。禅宗僧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固定不变的真理。因此,他们更加关注当下的实践和体验,而不是拘泥于文字或者教条。

第四句进一步描述了禅宗僧人的生活状态。禅宗僧人完全脱离了世俗的束缚和烦恼,他们追求一种完全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使他们能够真正地体验到佛法的真谛,而不受任何世俗观念的影响。

最后一句总结了这首诗的主题。这首诗颂扬了一种禅宗僧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他们不拘泥于文字和教条,而是直接领悟佛法的真谛。他们的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完全脱离了尘世的束缚和烦恼,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这种境界使他们完全摆脱了物质世界的困扰,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