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无佛时,早是如来机。
世界无尘境,新看深妙奇。
若具此眼,便人天师。
忽有这汉,何用拟议。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的片段,偈颂是佛教中一种特定的诗歌形式,通常用来表达佛理和修行的方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人间无佛时,早是如来机(白话释义:在人类没有佛陀的时代,就已经有了佛陀的智慧与机缘)
    注释:这里的“如来”指的是佛陀,也就是释迦牟尼。而“机”则是指机遇、时机或悟道的能力。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个观点:在人类没有佛陀的时代,佛陀已经具备了悟道的智慧和机会。这是一种强调个人努力和准备的哲学思想,鼓励我们在没有外部帮助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真理。

  2. 世界无尘境,新看深妙奇(白话释义:世界本就是一片洁净之地,新的观察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和奇迹)
    注释:这里的“无尘境”意味着世界本就是清净无暇的状态,没有杂质和污染。而“深妙奇”则表示世界的奥妙无穷,充满了奇妙之处。
    赏析:这句诗告诉我们,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纯净无暇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和奇迹。这是一种对世界充满敬畏和好奇的态度,也鼓励我们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和世界。

  3. 若具此眼,便人天师(白话释义:如果能具备这样的眼睛,就能够成为人世间的大师)
    注释:这里的“此眼”指的是具有洞察力的眼睛,即能够看到世界本质和真相的慧眼。而“人天师”则是指人世间的大师或者高人。
    赏析:这句诗鼓励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界本质的慧眼,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或高人。这是一种对智慧和洞察力的重视,也鼓励我们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4. 忽有这汉,何用拟议(白话释义:忽然出现这样的人,何必再费心思去争论讨论)
    注释:“这汉”指代那些拥有慧眼的人。而“拟议”则是比喻思考和讨论的意思。
    赏析:这句诗告诉我们,当遇到真正有智慧和洞察力的人时,我们无需再去费心思去争论和讨论。这是一种尊重和欣赏他人智慧的态度,也是一种谦逊和自省的表现。

整首偈颂诗通过描绘人类未遇佛陀时的无知状态,以及在人类尚未有佛陀的时代,佛陀已具备悟道的智慧与机缘;接着以世界的无尘境和深妙奇为引子,表达了对世界充满敬畏和好奇的态度;然后以具备慧眼成为人世间大师的愿景,鼓励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界本质的慧眼;最后通过提出“忽有这汉,何用拟议”的观点,强调了在遇见真正有智慧和洞察力的人时,我们应保持谦逊和自省,无需再去费心思去争论和讨论。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启示意义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