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而月澄,岭上之孤松。
凄凄而风渡,半夜之空中。
深深也妙诀,自坐少林之峰。
了了也真气,元居虚谷之功。
皎洁的月光清澈如镜,岭上孤松矗立独立。
凄清的夜风穿过山谷,仿佛在半夜中穿行。
深邃的禅理妙不可言,它源自于少林寺峰巅的智慧。
清晰的真气源出虚谷,这是少林功夫的精髓所在。
注释:
- 皎皎:明亮、清澈的样子。
- 岭:指山峰。
- 孤松:形容孤独的松树,通常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凄凄:形容凄凉、哀伤的氛围。
- 风渡:风吹过山谷的声音。
- 空:此处有多重含义,既可以理解为“空山”也可以理解为“空旷”,表示一种寂静、空旷的感觉。
- 深:此处也有多重含义,既可以理解为“深邃”也可以理解为“深厚”,表示一种深远、深厚的内涵。
- 妙诀:指佛教修行中的奥妙法门或禅宗中的高深道理。
- 自坐:独自坐在某物之上。
- 少林:即少林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
- 了了:明白、清晰的意思。
- 元居:原处、原来的位置。
- 虚谷:空虚的山谷,比喻心灵深处的宁静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的景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月下孤松和空山之夜的静谧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皎洁的月光、孤松、凄清的夜风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沉的氛围。同时,通过对禅理和少林功夫的描述,展现了诗歌主题的内在意义,即通过内心修炼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清明。整体来说,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