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难陀龙能听闻,净名结舌若为论。
行到水穷山尽处,虚空依旧塞乾坤。
这首诗的格式是四句,每句都是对前一句的描绘和解释。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 楞严六根 其二 无耳能闻
- 注释:指没有听觉的动物也能听到声音。
- 译文:即使没有耳朵的动物也能听到声音。
- 跋难陀龙能听闻,净名结舌若为论。
- 注释:跋难陀龙(Bhante Dharmaraja)能够听见声音,净名(Jīníng)则因为无法言语而说不出话来。
- 译文:跋难陀龙能听见声音,净名却因为无法言语而说不出话来。
- 行到水穷山尽处,虚空依旧塞乾坤。
- 注释:走到水的尽头,山的尽头,但仍然可以看到虚空,就像塞住天地一样。
- 译文:走到水的尽头,山的尽头,但仍然可以看到虚空,就像塞住天地一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达到精神境界的思想。它通过对比有声音的动物和无法言语的生物,强调了语言和声音在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对于宇宙、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