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头衲子多,泥牛吸尽井中波。
佗年布袋重开口,佛祖依前不奈何。
诗句释义
1 白石山头:指的是一个位于山区的地方,通常以石头为主要景观,因此被称为“白石山”。
- 衲子多:“衲”是指僧人,“衲子”即指僧侣。此处形容山上的僧侣众多。
- 泥牛吸尽井中波:这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头泥塑的牛试图吸尽一口井中的水,结果却因为泥太软而无法成功。这里用来比喻僧侣们虽然努力修行,但往往事倍功半,未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 佗年布袋重开口:这里的“佗年”可能是指未来的时间,“布袋”在佛教中象征着包容和容纳一切。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僧侣将再次开启他们的心门,重新接受新的见解和教导。
- 佛祖依前不奈何:佛祖在这里指的是佛陀或者佛的智慧。这个成语意味着佛陀的教诲如同之前一样,无法改变或解决他们面临的困境。
译文
在白石山,僧侣们如云般众多,
泥塑牛尝试汲取一井之水至枯竭,
然而其力量软弱不足以完成此壮举。
将来,他们将重新打开心扉,
接纳新的智慧和教义,
但佛祖的智慧仍无法改变现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白石山和尚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佛教徒修行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诗中的“泥牛吸尽井中波”形象地比喻了佛教徒在修行过程中的挣扎与失败,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佛法的坚持与执着。诗末通过“佛祖依前不奈何”表达了即使有了新的启示和教诲,也无法改变他们内心的困惑和挣扎。这首诗不仅是对僧侣生活的描写,也是对整个佛教修行过程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揭示了修行路上的种种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