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耕夺食继心灯,互换交驰货物增。
道大莫知空冀北,功恢高揖岭南能。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送能首座住紫箨
驱耕夺食继心灯,互换交驰货物增。
道大莫知空冀北,功恢高揖岭南能。

我们逐句进行解读:

  1. 第一句:“送能首座住紫箨”(赠别能首座)
  • “能首座”指的是能禅师,一个在禅宗修行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紫箨是佛教中的吉祥物,常用来象征护法和保护,这里可能表示能禅师将有护持佛法和众生的能力。
  1. 第二句:“驱耕夺食继心灯,互换交驰货物增。”(驱赶耕种的人,夺取食物来供养心灯,使交换往来更加频繁,物品流通增加)
  • “心灯”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内心的觉悟,即通过修行达到的一种明澈如灯的状态。“驱耕夺食”则描绘了僧人修行时的生活状态,他们不参与世俗的生产活动,过着淡泊名利、以禅修为主的清苦生活。
  • “互换交驰货物增”意味着在僧团内部或与其他团体之间的物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这反映了佛教中提倡的无我利他的价值观。
  1. 第三句:“道大莫知空冀北,功恢高揖岭南能。”(大道广大无边,不可言喻地存在于北方,功绩辉煌地照耀于岭南)
  • “道大莫知空冀北”指的是佛教教义的博大精深,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空冀北”可能是指佛教中的“空”理论,强调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存在。
  • “功恢高揖岭南能”则表达了对能禅师在岭南地区所做功德的认可。这里的“功恢”意味着功绩的扩展,而“高揖”则是尊敬之意,表明能禅师在岭南地区的修行和教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综合以上分析,这首诗通过对能禅师及其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诗中蕴含着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修行实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能禅师功德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传达了佛教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贡献。诗中通过描绘能禅师的生活和修行,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追求以及对众生的关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佛教教义中的“道大”、“功恢”等核心观念。整首诗不仅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而且充满了哲理和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