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结自何时,曾为几陵谷。
不见昔贤踪,空遗此岩腹。
一径斸烟蓁,千里老云木。
寻常人到稀,虎豹暗栖宿。
【注释】
融结:凝结。何时:什么时候。陵谷:山陵和山谷。贤踪:贤者足迹。此岩腹:此处的岩石中。径:小路,指山路。烟蓁:草木郁密貌。虎豹:野兽名。栖宿:栖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明山宝相寺所题十五题中的第三题《隐岳岩》。诗人站在隐岳岩前,面对那苍茫无际、茫茫云海的山岭,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起了古代许多贤人志士,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但如今他们的身影已经消逝了,只有这岩石还在默默地诉说着他们的故事。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也感叹历史的无情。
诗的首联“融结自何时,曾为几陵谷”写的是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在这里,“融结”指的是融合在一起,“何尝”则是疑问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疑惑和无奈。他认为历史的变迁是无法预知的,就像这隐岳岩一样,它曾经是无数英雄豪杰的驻足之地,但现在却只剩下了岩石和杂草。这种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使整首诗的氛围都变得沉重起来。
颔联“不见昔贤踪,空遗此岩腹”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在这里,“不见昔贤踪”是指现在再也看不到那些贤者的踪迹,而“空遗此岩腹”则是指这些贤者的遗迹现在已经消失殆尽。这种失落和遗憾的情绪,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颈联“一径斖烟蓁,千里老云木”则是对隐岳岩周围的环境进行描写。这里的“一径”、“烟蓁”、“千里”都是形容道路崎岖、周围荒凉的场景。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孤寂、凄凉的感觉,与前面的感慨之情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尾联“寻常人到稀,虎豹暗栖宿”则是对隐居者的感慨和同情。在这里,“寻常人到稀”是指隐居的人越来越少,而“虎豹暗栖宿”则是指隐居者常常被凶猛的动物所威胁。这种对隐居者的同情和忧虑,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这首诗通过对隐岳岩的历史变迁、周围环境的描写以及对隐居者的感慨和同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