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枕长溪,溪光照亭槛。
无人弄潺湲,终日对平淡。
猿鸟去难呼,藤萝垂可揽。
薄暮众山昏,霜风起葭菼。
【注释】
柔亭:即“亭”的别称,指亭子。
溪:水。
潺湲(chán yuān):水声缓慢流淌的样子。
猿鸟去难呼:猿和鸟都已离去,呼唤也无回应。
可揽:可以抚摸。
薄暮:傍晚。
众山昏:群山都变得朦胧不清。
葭菼(jiā tǎn):芦苇。
【译文】
孤独的小亭子靠在长溪边,溪水映在亭子的栏杆上。
没有人来弹奏潺湲的水声,我整天面对着这平淡的景象。
猿猴鸟雀都早已飞走,藤蔓垂柳可以伸手抚摸。
到了薄暮时分,群山都变得模糊不清,秋风起时芦荻摇曳。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南明山宝相寺游览后所题之七绝组诗中的一首。前二句写景,点出“孤亭”,写出了其地理位置,“枕溪”,写出了其周围环境,“照槛”,写其建筑特点;中间三句写情,写亭子里的人与物,无人、潺湲、对、淡泊、猿鸟、可揽、薄暮、昏、霜风、葭菼,都是诗人在亭子里所见所闻,所感所怀,生动地表现了亭子主人的孤寂情怀。最后一句写意,写诗人对亭子主人的赞赏之情,突出了亭子主人的高超境界,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使诗歌达到了一个高潮。全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