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除两狻猊,一仰复一俯。
告天与叩地,似欲诉忧苦。
世传知顗死,二兽来瞻睹。
逡巡化为石,堙没在深土。
事怪固难诘,但见形可取。
风雨驳苍苔,万古万万古。

【注释】

南明山:在浙江杭州。宝相寺:在南明山上,为南朝梁代僧人宝志所建。石狻猊:指雕刻在石上的狻猊(狮子)像。亭除:即“亭子”。二狻猊:指石上雕的两个狻猊。一仰、一俯:形容狻猊张口欲鸣,低头沉思。告天与叩地:向天神和大地诉说。世传知顗死,二兽来瞻睹:传说南朝梁代诗人江总死后,他的两个爱姬投水殉节,两个侍女前来瞻睹遗容。逡巡化为石:两个侍女死后,她们化作石头,埋没于深土之中。事怪固难诘:事情怪异,难以追究。但见形可取:只是看到形状可以取作纪念。风雨:指风化。苍苔:青苔。万古万万古:千万年,万年。

【赏析】

此诗题作《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八》的第二首。前一首为《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七》,写山中两株古树的神奇。这一首则是写山中两座石刻狻猊的故事。

狻猊是狮子的一种,因背上有肉翼,故又称翼狮。唐代高僧法琳曾说:“今世传江右诸寺及名园豪家,皆以石刻狮子,形似真者,或刻云:‘齐竟陵王子良求经像于此。’”又引《释迦维摩经》曰:“昔阿育王城造佛图,有石狮子五百,一时皆失声。”这两句说明狻猊原是佛教石刻艺术品,后来成为石刻艺术中的佳品,并被镌刻成雕像供人观赏。

这首诗描写了山中的石狻猊。它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石狻猊的形象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石狻猊的深厚感情,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