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叶三昧,阿难不知。
闻名见面,剑去久矣。
拽杷拖犁较后先,杨岐鼻孔没半边。

【注释】

  1. 偈颂:梵语“偈伽”音译而来,即“颂”,是一种佛教徒的唱赞诗。“偈”是短歌的意思。2. “迦叶三昧”:即“毗卢遮那三昧”。3. “阿难不知”:意谓阿难没有领悟到这种境界。4. “闻名见面,剑去久矣”:意谓阿难虽听到过佛陀的名字,但并没有真正地见过佛陀的真身;即使见到了,也早已失去了佛陀的教诲,就像一把出鞘的剑,已经很久没有拔出来了。5. “拽杷拖犁较后先,杨岐鼻孔没半边”:意谓阿难在追随佛陀的路上,总是被其他的人所拖累,以至于连自己的鼻子都快要被挤没了。6. “杨岐”:指杨岐禅师,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7. “鼻孔”:比喻修行者的境界。8. “没半边”:意思是说,修行者的境界已经达到了极致,连自己的鼻子都快要消失不见了。
    【赏析】
    这首偈颂描绘的是阿难对佛法的领悟和修行历程。一开始,诗人就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来表明,阿难虽然听说过佛陀的名字,但却无法真正领悟到佛陀的境界。接着,诗人又用“闻名见面,剑去久矣”来形容阿难虽然听闻佛陀的名号,但却没有看到佛陀的真实面目,就像一把出鞘的剑,已经很久没有拔出来一样,暗示了阿难对于佛法的迷茫和困惑。
    诗人又通过“拽杷拖犁较后先,杨岐鼻孔没半边”来描绘阿难在修行路上的困境。阿难总是被其他人所拖累,甚至就连自己的鼻子都快被挤没了,这反映了阿难在修行道路上的艰辛和困扰。
    诗人用“杨岐鼻孔没半边”来强调了修行者的极致境界。修行者的境界已经达到了极致,连自己的鼻子都被挤没了,这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极致追求和超越。
    这首诗通过对阿难的修行历程的描绘,展现了佛法的深邃和广大,以及修行者在追求佛法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