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檀林,无杂树。
拈出片片皆香,收来枝枝显露。
门头户底一等打开时如何,吃茶去。
【注释】
旃檀:梵语的音译,一种香木。比喻佛法高深、清净无杂。
拈(niān )片:取一片。
皆香:全指旃檀的香味。
收来枝枝显露:把旃檀树的枝条都露出来。
门头户底:门前、屋檐下。
一等打开时如何,吃茶去:等开门的时候,喝茶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公案诗。禅宗以参禅悟道为修行方式,在禅宗中,参禅悟道需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直接指点人本有的本性,使之觉悟成佛。禅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故禅宗又称为“佛心宗”。
此诗用拈出、收来、门头、户底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禅师开示禅机时的神态和动作。其意在点化世人要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悟道成佛。
此诗用拈(niān)片、皆香、收来、枝枝显露、门头、户底等意象,以拈(niān)片、收来、门头、户底等意象,形象地描摹了禅师开示禅机时的神态与举止。
首联两句写“拈出”与“收来”的动作,表明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证宗旨。第二联写“门头”“户底”之景,进一步烘托禅宗的神秘气氛。末联则点化世谛,引导人们直指本心,悟入佛境。
从诗的结构上看,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这28个字,既独立成章,又互相照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诗的内容上看,它集中地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证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