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藤六十轻分付,肋下三拳已太迟。
堪笑不能知痛痒,上堂犹道拂蒿枝。
【解析】
本句要注意“杖”字的书泻。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述在寺庙中受到的体罚,以幽默自嘲的口吻写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现象的不满。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质朴明快。
第一、二句是说:山藤六十斤,已经分付给你了,你肋下三拳,已经太迟了。“杖”,用荆条做的竹板子。“分付”,指交待,交代;“已太迟”,指事过境迁,后悔也来不及了。“轻”,不重;“太迟”,表示事情晚了。
第三、四句是说:真是可笑啊,不能知道痛痒,上堂的时候还在说拂蒿枝(比喻自己受责打)。“堪笑”,可叹;“知痛痒”,懂得痛苦与疼痛;“犹道”,还说道;“拂蒿枝”,比喻自己受责打,意即不知悔改。“上堂”,指去佛殿或官署参谒拜见;“犹道”,还说道;“拂蒿枝”,比喻自己受责打,意即不知悔改。“犹道”,还说道;“拂蒿枝”,比喻自己受责打,意即不知悔改。
这首诗通过描写和尚受责打的过程,讽刺了那些不知悔改、不知痛痒的人。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俗易懂,但意味隽永,耐人寻味。
鉴赏:
《颂古二首》是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的两首七言绝句。这是其中第二首。该诗以诙谐的口吻讽刺和嘲笑那些不知道悔改、不知痛痒的无耻之徒。
首句“山藤六十轻分付”,“山藤”、“六十斤”都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分付”意为交给;整句的意思是:把“山藤”这个刑具分成六块,每一块只有半斤重,交给了你。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含深意。这里的“山藤”,并不是真正的藤条,而是比喻刑具。而“六十斤”也不是实指,而是泛指很多。这两句表面上是在描述刑具的分配过程,实则是在讽刺那些被施以刑罚的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了。
“已太迟”,意思是已经晚了,意味着事情已经无法挽回。这句中的“太迟”并非真的指时间上的晚,而是指因为犯了错误而导致的后果已经无法挽回。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又形象地揭示了事情的本质。
第三、四句“堪笑不能知痛痒,上堂犹道拂蒿枝”,则是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无知和愚蠢。他们明明知道自己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却仍然不知悔改,甚至还要继续犯错误,这种态度实在是令人可笑。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他们的行为,也表达了对他们的嘲讽和谴责。
第五、六句“上堂犹道拂蒿枝,不知忏悔反沾衣”是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上堂”指的是去佛殿或官署参谒拜见;而“犹道”则是指继续说话、讲道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他们虽然去了佛殿或官署参谒拜见,但却仍然说着一些与佛法或官场无关的话;甚至有些还沾上了衣服上的污渍。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他们的行为描绘得淋漓尽致,既形象又生动地表达了对他们的讽刺和谴责。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这首诗通过对和尚受责打的过程的描述,表达了对于无知和愚蠢的人的讽刺和谴责。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