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僧正法眼,照破铁围山。
四方并八面,尖角更团圞。
双椎轰法鼓,一击透玄关。
乾坤收不得,留与后人看。

【注释】

衲(nà)僧:僧人。

正法眼:指佛祖的法眼,即佛法的精华所在。

铁围山:佛教用语,比喻修行者心中的障碍重重。

团圞(huáng):形容山峰重叠、密集的样子。

双椎(chuí):指打击用的木棒或石杵。

玄关:佛家语,指人的精神世界最深处。

【赏析】

这是一首偈颂诗,作者为宋代著名高僧释慧空。全诗通过描绘一幅禅门中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修行和悟道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衲僧正法眼”,是说一位真正的僧人拥有着洞察一切真相的智慧,这种智慧如同佛祖的法眼一样,能够洞察世间的一切虚幻和真实。这里强调的是禅宗的核心观念——顿悟,也就是一念之间的觉悟。

第二句“照破铁围山”,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智慧的作用。这里的“铁围山”指的是修行者心中的种种困扰和障碍,如同一座坚固的山岭,需要通过佛法的智慧来破除。而“照破”则是表达了一种直接穿透、无所阻碍的力量。

第三句“四方并八面”,进一步展开了对修行境界的描述。这里不仅仅是指空间上的四方和八方,更是指修行者内心的全方位开放。只有当内心无拘无束,才能真正做到“四面八方都是我”。

第四句“尖角更团圞”,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在禅宗中,尖角通常代表执着于某种见解或行为,而团圞则代表着包容、接纳一切的态度。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后者的重要性。

第五句“双椎轰法鼓”,是说禅宗中有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通过敲击木槌或石头来激发内在的禅意。这种方法不仅要求修行者有坚定的意志,还需要有精准的时机和力度。

第六句“一击透玄关”,是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修行中的瞬间把握。这里的“玄关”指的是修行者内心深处最难以触及的部分,一旦被击中,便意味着达到了某种深度的领悟。

最后一句“乾坤收不得,留与后人看”,是对整个修行过程的一种感慨。这里的意思是说,修行的过程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它需要修行者自己去体验、去领悟。这种领悟最终只能留给后人去观看,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复制的过程。这体现了禅宗对于传承和理解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宗修行中的各个方面,展现了禅宗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是对禅宗修行过程的生动描述,也是对禅宗精神内核的深刻揭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