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蹊密密度金针,一一针针观世音。
妙净庄严成相好,光明感应发身心。
江横练色月浮水,雨灌华枝春在林。
闻见可中超有路,普门处处许相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咏物诗,描述了胡氏绣观音的细腻与精致。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线蹊密密度金针,一一针针观世音。
【注释】:线细如丝,针尖密集,每一针都绣着观世音的形象。
【赏析】:首句描绘了胡氏绣观音时使用的精细工艺,每一根线、每一个针都显得格外珍贵,体现了她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妙净庄严成相好,光明感应发身心。
【注释】:观音形象纯净无瑕,庄严而美好,能照亮人们的心灵,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
【赏析】:第二句强调了观音的形象之美及其精神力量,使人感到心灵被净化,感受到慈悲的力量。江横练色月浮水,雨灌华枝春在林。
【注释】:江面如同一幅画,月光下水面闪烁着光芒;春雨滋润着花枝,使得春天的气息遍布树林。
【赏析】:第三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衬托观音的神圣美丽,使观音的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闻见可中超有路,普门处处许相寻。
【注释】:观音的形象可以引导我们走向超脱世俗的道路;无论在哪里,观音都会在那里等待我们去寻求她的指引。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人们对观音的信仰和向往,认为观音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通向心灵净土的道路,并且无处不在等待着人们的寻找与追随。
这首诗赞美了胡氏绣观音的技艺和形象,展现了观音的神圣美和慈悲力量。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烘托观音的形象,使得观音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整首诗充满了对观音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佛教中普渡众生的理念。